“援黔医疗卫生最前线”系列报道
医院有个“陈建强专家工作室”,在当地老百姓心中,是个极具权威性代表性的五官科室。
年5月,慈溪市卫生健康领导专家一行来到医院,组建成立了耳鼻咽喉头颈外科“陈建强专家工作室”,以此展开全方位的精准帮扶。并着力抓好学科与人才队伍建设,加快新技术、新业务的拓展,促使科室在技术水平及综合服务能力方面提档升级。
在“陈建强专家工作室”指导下,该科室组建了听觉功能测试室、前庭功能测试室等,并设置了“安龙县眩晕中心”,准确诊断眩晕疾病,使眩晕症的诊治更加趋于科学化、系统化及准确化。
通过形成全覆盖帮扶模式,全方位加强该科室的外科医、教、研建设,不仅使科室全体医务人员技术水平得到提升,学科建设也是取得了长足进步。
年4月,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成为“县级重点学科”;8月,该科室申报的《采用射频等离子、免疫疗法、唇肌训练综合治疗儿童鼾症》课题获得了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立项,这是该院在科研立项方面首次突破。
“这个振奋人心的消息,让院内的医务人员干劲得到了极大鼓舞。”医院院长余毅说,以前,受到技术和设备的限制只能做简单的鼻内镜手术。
如今,该科室已经迎来了第7位帮扶专家胡杨杰。
“大家虽然基础知识薄弱,但对知识的渴望和求学的认真态度是我们一致认可的,经过了前几位专家的悉心传授,现在手术都由当地医生主刀,我负责配合,多给他们锻炼的机会。”胡杨杰说,目前,科室有7个人,学术讲座、手术施教、教学查房、病例讨论等专题性培训是日常大家学术探讨的方式之一。
与此同时,信息化建设现已成为该院必不可少的环节。年,从事近30年医院信息化医院信息科副主任胡晓东首次来到这里,年11月,她再次来到这里为该院的信息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虽然院内有信息化程序,但是没有对整体流程进行升级改造,包括院内的管理、病患的就诊数据没有规范化,特别是病人看病时,还在继续使用非常多的纸张进行缴费。”胡晓东说,通过系统性的进行信息化改造,实施门诊一卡通的方式,大力提倡无纸化办公,病人看病办卡、检查、缴费、刷卡等程序都只需要一张卡就可以轻松解决。
据调查统计,无纸化办公可以让病人的等待时间节约30—40分钟,并对纸张的节约、标准的书写格式、方便数据的提取,数据质量的正确性,流程的规范化都得以明显的科学化有效提升和改善。
“信息化具有它独特的延续性,不可以盲目开展,医院的管理和服务水平,把病患尽量留在县里面解决,提供就医便利,特别针对慢性病的病人日后看诊、复诊配药等,通过信息化的技术,将部分可以做的工作深入基层,让群众少跑路,降低看病成本。”胡晓东说。
下一步,还将对数据采集流程进行整理,提升病人就医服务方面,通过深入村内,对病人进行追踪就医,明确下一次药物的配送时间,节约病人因开药花费时间来院内的繁琐流程。
“以前院内的管理理念薄弱,技术力量有限,对信息化的专业知识非常模糊,关于关节置换、脑外伤、血透等医院转,很多百姓都选择到兴义看病,就连院内的医师力量也在逐渐衰退,流走了很多优秀人才。”余毅说,年院内新成立了血透室,年两院还实现了远程会诊例等良好的发展态势。
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的同时,每年医院都安排中层干部和业务医院进修和培训,通过培养一批留得住、业务强的医疗技术骨干,提升技术和培养人才让百姓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医疗服务,解决看病难题。现院内有70多名主治医生,各科室的医师都拥有医师资格证书,人才队伍力量在逐渐强大。
在医院还有一个全新的中医科室,去年10月,来自慈溪市中西医结合医疗健康集团的医生陆陈春,成为了该科室的主要负责人。
“虽然是新成立的科室,但院方全力支持开展工作,不仅配备了人员,还有崭新的设备。”陆陈春说,因地处山区,许多老年人患有颈肩腰腿痛等疾病,我们推行中药内服中医外治的治疗模式,并对他们灌输有病及时治疗不要拖延的就诊理念。
据了解,实施组团帮扶以来,医院就派出医疗专家41人,开展新技术业务53项。医院的门诊量、住院量、手术量等均逐年增加明显,基本实现了“大病不出县”。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
高飞
编辑 杨国军
编审 陈玉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