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ys_12560/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记者万秀斌黄娴苏滨
自打搬到阿妹戚托小镇,这是谢小串过的第三个新年。精美的服饰,崭新的舞鞋,细致的装扮……为喜迎新年,她提前准备了好一阵,“今年元旦节的晚上,大家在广场上手拉手,围着篝火又唱又跳,盼着小镇的日子更加红火!”
贵州省晴隆县三宝彝族乡,是全省20个极贫乡镇之一。为摆脱贫困,政府果断决策,将三宝彝族乡实行整乡搬迁至县城阿妹戚托小镇,誓让群众过上好日子。
阿妹戚托小镇是贵州易地扶贫搬迁的缩影。“十三五”期间,贵州全面完成万人的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搬迁人口占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总数的近1/5。为全力做好后续扶持工作,贵州探索实施基本公务服务体系、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基层党建体系等“五个体系”,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渐能致富,书写了中国减贫奇迹的贵州篇章。
贵州省毕节市大方县奢香古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
王纯亮摄
在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榕江县工业园区,搬迁群众在制作衣服。
黄万鑫摄
挪穷窝——
搬出大山,以城镇化安置为主
年底,贵州正式启动大规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而实施整乡搬迁的三宝彝族乡,在实际推进中难度不小。
“一家人搬到县城去住,土地怎么办?这是我们农民的命根子,不能撂荒吧?”46岁的三宝彝族乡干塘村上万组村民陈友明说。
“只有盘活‘三块地’(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才能让搬迁群众吃下定心丸,也能体现政府的责任担当。”三宝彝族乡副乡长杨正明说,为更加精准统筹资源,盘活搬迁群众关心的“三块地”,三宝彝族乡制定了易地扶贫搬迁盘活“三块地”工作方案,开始全面清理和加快承包地、山林地和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
随着当地扶贫产业发展,这些土地将得到充分利用,搬迁群众也有相应收益,彻底解决后顾之忧。年,陈友明一家住进了县城宽敞的楼房。
“做好搬迁动员,加强政策宣传十分重要。外出打工人员陆续返乡过节就是一个大好时机。”杨正明说,全县成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为双组长的三宝彝族乡易地扶贫搬迁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三宝彝族乡易地扶贫搬迁指挥部,通过组织干部进村入户召开“院坝会”“堂屋会”等方式,面对面交心谈心,认真聆听群众心声,广泛征集群众的搬迁意愿。
贵州易地扶贫搬迁涉及全省9个市州、83个县、个乡镇、个村,九成以上的搬迁人口分布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如何做通工作,让群众愿意搬出大山?贵州坚持以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减少群众陌生感,同时精准识别搬迁对象,采取以城镇化集中安置为主的方式,守住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的“底线”,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前半篇文章”。
拔穷根——
保障就业,多种渠道致富增收
“房子好了没收入,照样住不下去!”在谋划“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时,贵州首先考虑搬迁后的脱贫发展问题,最终确定以城镇化集中安置为主,探索多种路子保证移民生计,确保搬迁一户、脱贫一户。
“工作就在家门口,活儿也不算累。”年,姚明兴搬入毕节市七星关区柏杨林安置点,在社区干部帮助下,当上了小区保安,每月工资元,日子过得踏实安稳。
“针对55岁以上的劳动力就业难的问题,我们充分利用公益性岗位解决其就业难题。”柏杨林街道办副主任单光勇介绍,安置点按照公益岗位招募程序,选拔适合相应岗位的群众就业,共设有政策宣传员、卫生保洁员等工作岗位个,共解决人就业。
为保障搬迁群众稳定增收,年9月,安顺市紫云县依托全县万亩林地资源,在浪风关国有林场建设林下食用菌、林下鸡、林下蜂3个“短、平、快”林下经济产业,创新推出“田园工薪族”的就业模式。浪风关林场场长王从军说,林场种植的亩球盖菇进入丰产采收季节后,每天需要采摘工人人以上。
围绕搬迁群众生计方式非农化转变,贵州通过就地就近就业、组织化劳务输出、返乡创业带动、强化产业配置、托底解决困难人群就业等方式,精准落实每户1人以上就业目标。
统计显示,全省共有劳动力搬迁家庭40.55万户、劳动力96.56万人,截至去年9月,已落实就业88万人,占搬迁劳动力总数91.14%,有劳动力搬迁家庭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目标全面实现。
换穷貌——
创新服务,帮助融入崭新生活
走进兴义市洒金街道,让人觉得颇有趣味:社区内街巷命名为苹果、枇杷、芭蕉等,而楼栋上则有老虎、熊猫、兔子等动物图案,到了晚上有了光亮更是醒目!
原来,作为兴义市跨县市安置搬迁群众5个居住区最大的一个,洒金街道共安置户人。街道用老百姓日常接触较多又较易辨识的水果来命名社区巷道,在每栋楼上装饰不同动物图像,并利用LED灯夜晚发亮,让群众很容易找到自己的新家。
事实上,为让搬迁群众尽快适应、融入新的城镇生活,贵州结合社会融入的一般规律和自身实际,探索出包括文化服务体系、社区治理体系在内的“五个体系”,全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
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安龙县城的五福社区也是一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总人口超过人,许多都是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
木质的犁头、陈旧的石磨、破了洞的储酒罐……为延续乡俗和乡愁,安龙县在包括五福社区在内的所有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建设民族历史文化馆和乡愁馆,让搬迁居民找到精神寄托。
“我们还成立了文艺宣传队,表演节目包括芦笙舞、板凳舞、八音坐唱等。”五福街道办事处副主任肖亚琪说。
如今,贵州建成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个,新建和改扩建配套教育项目所,新建和改扩建基层卫生服务机构个。通过完善、创新公共服务,搬迁群众正在加速向“新市民”转变。
原标题
“十三五”期间,贵州全面完成万人易地扶贫搬迁
搬进新生活共同奔小康
责任编辑:王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