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白癜风能彻底治愈中职学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策略的优化探析
【摘 要】
中国论文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日益进步已及使用的普遍性,计算机已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中等职业教育必须以“能力本位,就业导向”指导思想,在抓好课堂教学同时走出学校,用多元化的考核方式和手段,培养个性化和创新精神实用型人才;如何提高计算机课堂教与学,理论和实践效果已成为众多的计算机教师探究的方向。
【关键词】
优化 中职学校 计算机教学策略
中职计算机基础教学应注重素质的培养、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培训,走实践和理论相结合、能力培养和素养提高相结合、实用性和基础性相结合教学之路,适应社会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人才的需要。
一、对现行教材进行二次开发
教材是教师实施教育教学计划的重要载体和依据,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重要渠道,也是考核教学成效的重要依据。加之,计算机技术是发展最快的技术之一,知识衰减周期之短,技术淘汰之快,而现行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常常出现“学校学一套,社会用一套”相脱节的现状,所以,可以针对不同专业、不同需求、不同基础,对教材进行二次开发,突出其职业性、实践性、实用性、科学性和先进性,打破统编教材的知识体系,按模块化知识结构编制教材,让学生学得懂、够用、实用、能用。如学生喜爱浏览页和下载MP3、歌词、图片、视频等的情况,教材可将IE浏览器的使用教学提前到课程计划的前面,并且把IE基本操作和WINDOWS的基本操作相结合,将学生浏览页、下载图片、设置为桌面背景作为一个个项目教学,将实用性、趣味性融入知识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便于技能掌握。
二、对教学目标进行分层设计
由于生源差异等各种原因,中职学生的计算机基础差异较大,因此要实施分层设计,如将一个班级分成五到六人一组,在分组时将不同层次的学生和不同性格的学生分成一个小组,从而提高分层教学的实效性。在讲授“文件与文件夹”的操作时,将“我的电脑”中的文件属性设置为隐藏属性,基础较好的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就让组长检查本组学生完成情况,帮助教师辅导落后学生。分层设计达成因材施教、以点带面的教学效果。
三、合理安排理论课和实践课的课程比例
学校的计算机课程时数总体安排是固定的,但身为计算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讲解和实践的关系,这是由计算机本身课程决定的。因为计算机教学中只注重理论讲授是不够的,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多安排实践课进行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让教学与实践紧密联系起来,这既符合该学科的特点,又适应学生的实际需要。我们作为教师都明白传授知识一定要遵循科学教育的精神,如果只强调实用化的操作,对其原理弃之不理,则违背了科学教育精神。
四、采用师生、生生互动的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是一种互动,需要师生双方面的配合。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提高学习感,真正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教学中,教师可采用“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方式,并适时指导学生对教学的内容和操作进行多方面的思考、对比,多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生间的互动是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的重要途径。例如讲解计算机硬件组成这一课时,可以让学生去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展示其结果,学生一致认为计算机和人基本相似,摄像头是计算机的眼睛,音箱是计算机的嘴巴,麦克风就是计算机的耳朵,大脑就是主机,心脏是CPU,让学生在接任务,找资料,小组讨论,结果展示,共同讨论的过程中,认识和理解计算机的五大部件组成以及各部件的基本功能。
五、努力构建新型的教学模式
1.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
教育理念的转变、时代的发展,要求从以教师讲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为此,采用以学生为主体的模式,强调“学”的主体性和重要性,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要求。在这种模式下,教师在教学中应起组织、引导、答疑的作用,从知识的传授者、教学的组织领导者转变成为学习过程中的咨询者、指导者,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能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2. 以计算机房为载体的模式
计算机基础课程具有可操作性、生动性、直观性的特点。突破“教室+黑板+粉笔”的传统模式,而应采用以计算机房为载体的模式。如在络计算机房,运用WINDOWS下的各种软件,以图形化界面和鼠标操作为主,在教学平台上展示教学内容,及时分享教学成果,适时纠正学习中的错误和问题,不断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
3.以多媒体技术为环境的模式
多媒体技术为计算机基础教学提供了交互式的教学环境。为此,教师通过课件营造出仿真的环境,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教学资源。同时,多媒体技术的支持,能为学生创造一个可听、可视、可操作、可讨论、可交流、可互动、可评价、可分享的环境,能够调动多种感官,从而有利于知识的获得,提高学习的效率。此外,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基础,有选择知识和技能的自由,分层次、有针对地学习,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机,,多媒体技术运用大大改变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模式。
4.以络技术为支持的模式
在教学改革过程中,我们发现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仅凭课堂是不够的,必须加强课后的教学延伸。将电子教案、各模块习题及答案、模拟试卷及答案、上机实验案例及素材、测试和计算机等级考试模拟试题等教学资源建立在络上,供学生下载自主学习和练习。通过络自主学习给不同层次学生提供了形式多样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计算机教育是一项面向未来的现代化教育,是培养学生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提高科学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经过教学实践,我深深体会到,如何在计算机教学真正体现基础性、趣味性、应用性和理论性,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思路,帮助学生发展能力是很不易的。但教无定法,只要教师多动脑筋,不断地探索,优化教学方法,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征、学生最感兴趣的内容,以学生的实践为主,每堂课就都将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钱文君.中学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其对策【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1(11)
【2】沈建强.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定位的思考【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