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安龙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搬出深山,他们的生活这样继续对贵州易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用什么药好些 http://m.39.net/pf/a_4442971.html

在中央确定的“五个一批”脱贫路径中,易地扶贫搬迁是重要一环。

当前,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基本完成,近万贫困人口进行了易地扶贫搬迁。如何做好后续扶持工作,增强搬迁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实现“搬得出”“稳得住”“能脱贫”,是各地在脱贫攻坚中必须破解的难题。

贵州省近几年累计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万人,随机入户调查显示群众对搬迁后续扶持措施满意度达99.8%,这是如何做到的?为此,经济日报记者深入贵州贫困地区调查采访。

年是脱贫攻坚收官之年,易地扶贫搬迁是重要的脱贫路径。不仅要“搬得出”,更要留得住。

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谌贻琴透露,截至年11月,贵州省已累计实施搬迁万人,“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建设搬迁任务提前一年全面完成。年7月随机入户调查结果显示,群众对搬迁政策、搬到城镇、生活环境、干部服务、政府后续扶持措施的满意度达99.8%以上。万群众告别祖祖辈辈居住的深山区、石山区,搬进城镇,开启了全新的幸福生活。

 公共服务均等化——

“这里好,回老家反而不习惯了”

要让搬迁群众“稳得住”,首先必须解决好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问题。中共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告诉记者,贵州省的办法可概括为“均等”二字,即强化安置点公共服务功能,确保搬迁群众享有同等城市配套、同等公共服务、同等市民待遇,在城镇获得均等的生存发展机会,公平享受公共资源和社会福利。

如何做到均等呢?不妨去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阿妹戚托小镇安置点配套建设的小学看看。

冬日艳阳之下,一群身穿崭新校服的小朋友,在铺着塑胶跑道、绿色草坪的大操场上嬉戏。这里是晴隆县第六小学。

这座小学原名三宝学校,是年9月3日从大山深处的三宝彝族乡随乡亲们一起搬迁来的。校长田超告诉记者,以前在老家,孩子们上学,单程要走近两小时山路。搬迁以后,三宝学校变身县第六小学。目前,学校开设6个年级28个班,在校学生人,计划办学规模为36个班人,完全可满足县城安置区新市民子女就近入学需要。孩子们在家门口上学,每人每年享受国家营养餐、寄宿生补助元,别提有多幸福了。

为切实解决好“搬出来后怎么办”问题,年2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的意见》,并配套制定了一系列实施意见,明确规定:绝不能让一个搬迁群众子女因搬迁而辍学。对现有教育资源能够满足需要的,按照就近入学原则做好转学衔接工作,让搬迁群众子女及时入学;对现有教育资源存在一定缺口的,按照“缺多少补多少”原则,通过校舍设施就地改扩建满足就学需要;对搬迁安置规模大、现有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的,及时调整教育规划布局,与安置点同步配套建设幼儿园、小学、初中教育项目,确保教育学位能够满足搬迁群众子女就学需求。

缺老师怎么办?那就创新编制管理,教职工编制省级统筹,市域调剂,以县为主,动态调配,保障安置地师资力量。比如三宝学校,以前师资条件很差,美术、音乐等很多课都开不起来,搬迁后,教学设备都是最新、最好的,县教育局又在全县遴选了49名在编优秀教师来任教,师资力量可媲美全县最好学校。

不仅孩子上学方便,搬迁群众治病也很方便。

晴隆县生态移民局副局长黄钰告诉记者,按照省委统一规定,每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都建有至少一所卫生服务机构,为搬迁群众提供及时有效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另外,上级会采取对口支援、巡回医疗等方式,定期组织县级医疗服务机构骨干到安置点医疗机构开展业务指导。对搬迁群众中罹患大病的贫困人口,按政策逐户逐人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和监测。搬迁贫困人口在医院住院实行先诊疗后付费。

“以前在老家村里,看个感冒去乡卫生院要走好几个小时,现在出门就到,可方便了!”从三宝彝族乡三宝村搬迁来到阿妹戚托小镇安置点的文安毕说。文安毕的新家紧邻大马路,小楼上下两层,配一个大阳台。厨房、卫生间、客厅宽敞整洁,冰箱、洗衣机、淋浴等设备一应俱全,完全是城市家居水准。

上学方便,治病方便,生活更方便。每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部配套建有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文体活动中心、老年服务中心、儿童活动中心、平价购物中心。社区综合服务中心开设户籍管理、就业、就学、就医、社保、法律咨询等各类公共服务窗口,提供“一站式”服务。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有图书室、广播室、乡愁馆。每天晚饭后,社区大广场华灯齐放,搬迁群众聚在一起,唱歌跳舞,热闹非凡。

“这里太好了!现在回老家参加亲友喜宴,无论天多晚都要下来住。在老家反而不太习惯了!”文安毕说。

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都配套建有学校。图为贵州省晴隆县易地扶贫搬迁工程阿妹戚托小镇晴隆县第六小学的小朋友,在铺着塑胶跑道、绿色草坪的大操场上进行体育活动。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黄俊毅摄

 就业创业有保障——

“料理完家务,有空就来车间干干”

解决好了公共教育、医疗卫生等基本公共服务问题,是否就能让搬迁群众扎下根呢?如果群众从贫困深山里搬迁出来后,生计无着,安置点仍然留不住人。

贵州省的办法是通过巩固外出务工就业、促进留守劳动力就近就地就业、鼓励有条件家庭自主创业、公益性岗位托底就业等方式,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尽快实现脱贫致富,让所有劳动力有业可就、有事可做、有钱可赚。

记者来到普安县茶源街道,只见高楼鳞次栉比,宛若现代化大都市。茶源街道规划面积56.92平方公里,属普安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之一,年、年和年三个年度共计搬迁入住户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人。

走在茶源街道,每隔不远,就见一家扶贫车间。在一处扶贫车间,记者见到36岁的罗奇美正坐在缝纫机前加工鞋面。以前,她在家除了能种点粮食勉强糊口外,没有其他收入。现在,料理完家务,她有空就来车间干干,计件工资,基本上每天能挣70多元。

这些扶贫车间就设在居民楼底层,茶源街道办主任王条丽说,安置区规划时特意这么安排,以方便群众就近就业。她告诉记者,为帮助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实现稳定脱贫致富,茶源街道引进了贵州正山堂普安红茶叶公司、才华手袋厂等10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为每个搬迁家庭提供至少一个就业机会。3年来,茶源街道组织搬迁户劳动力全员就业培训人次,目前,全部搬迁劳动力户人中,已稳定就业户人。

企业愿意入驻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吗?愿意,而且积极性很高。

茶源街道才华扶贫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政府根据车间吸纳搬迁群众就业的比例,减免车间租金。比如他们车间面积达平方米,每月房租本来应交0元,但因为招收员工80%以上属搬迁群众,房租就全部免了。而且,贵州省委、省政府制定的《关于加强和完善易地扶贫搬迁群众培训和就业服务体系的实施意见》明确规定:对吸纳搬迁劳动力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的,按规定给予每人元的吸纳就业一次性补贴;对企业吸纳搬迁劳动力就业的,参照就业困难人员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全省每年认定一批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数量多、成效好的就业扶贫基地和就业扶贫车间,给予每个就业扶贫基地3万元、每个就业扶贫车间1万元的一次性资金奖补。

贵州省还大力鼓励搬迁群众创业,有创业意愿并有一定创业条件的搬迁群众,可申请最高不超过15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小微企业当年新招用符合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的人员数量达到企业现有在职职工25%(超过人的企业达到15%)并与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的,可申请最高不超过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创业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自工商登记注册之日起正常运营6个月以上的搬迁劳动力,给予0元一次性创业补贴。

据统计,短短3年间,贵州全省搬迁劳动力累计多达65.55万人实现了就业或创业,户均就业1.62人。搬迁群众安居乐业,真正实现了稳定就业、脱贫发展。

右图贵州省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蘑菇小镇,年轻妈妈背着小孩在家门口扶贫车间赚计件工资。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黄俊毅摄

 社区安全系数高——

“把自己锁外面了,有社区干部帮忙开门”

解决好了基本公共服务和稳定就业问题,如果社区治安不好,缺乏安全感,仍然留不住人。为此,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做到“机构设置科学化、社区管理网格化、居民自治规范化”,将公共安全管理覆盖到安置点各社区、小组、楼栋,为安置点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安全提供组织保障,确保安置点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

具体地讲,安置人口在1万人及以上的,设立街道办事处,履行社区治理主导职责;安置人口在1万人以下、人及以上的,设立1个或多个社区居委会,由所在街道(乡、镇)进行管理;安置人口在人以下的,成立新的居(村)民小组,并入当地社区(村)管理。安置点同步及时成立相应的党支部或党小组,由所在街道(乡、镇)党(工)委进行管理,同时配强干部队伍。社区党支部书记可以选派正式干部担任,或从社区居民中选举产生。

安置点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职责是为搬迁群众提供服务。前不久,安龙县蘑菇小镇安置点A区65岁的潘应翠老人晚上10点多出门扔垃圾,被反锁在屋外,赶紧给社区干部余登锋打电话。已经睡下的余登锋立马穿上衣服,跑步赶到老人家门口,用备用钥匙帮老人开门。在贵州各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这样的感人小事每天都在发生着。

为切实增强搬迁群众安全感,贵州省全面加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警务建设。居民0人及以上的安置点,实行一室一警。如果治安复杂、人口较多,就一室多警。开放式安置小区尽可能实现封闭式管理,实施“天网工程”“雪亮工程”,引入智慧门禁、火灾感应设施,完善消防管网、楼道照明、安全提示,做到视频监控无死角。(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记者黄俊毅)

来源:经济日报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