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安龙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少数民族自治县4广西壮族自治 [复制链接]

1#
有治好白癜风的吗 http://baidianfeng.39.net/qzzt/bdfnzhm/

隆林各族自治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北部,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东与田林县相连,南与西林县接壤,北与贵州省安龙县、册亨县毗邻。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各族自治县(龙胜各族自治县)之一,也是百色革命老区唯一的少数民族自治县。

隆林各族自治县成立于年1月1日,隆林县境内现在聚居着壮、汉、苗、彝、仡佬等民族,实际上苗族就有花苗、素苗、偏苗、白苗、红头苗、青水苗六个支系;仡佬族又有黄牛仡佬、水牛仡佬、徕仡佬三个支系;简直是一村一族,一寨一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称这里是——“活的少数民族博物馆”。

隆林各族自治县下辖16个乡(镇):6个镇(新州镇、桠杈镇、天生桥镇、平班镇、德峨镇、隆或镇)、10个乡(沙梨乡、者保乡、者浪乡、革步乡、金钟山乡、猪场乡、蛇场乡、克长乡、岩茶乡、介廷乡),县政府驻新州镇民权街号。

隆林县境内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多姿多彩,么窝、大树脚、张家寨、龙洞大寨等民族风情旅游景点已经开发;雪莲洞、入选“百色十八景区”,“一日三省游”的天生桥旅游渡假区、国家级金钟山原始森林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点、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旅游景点、景区正逐步规划开发。

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在隆林县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苗族的“跳坡节”、壮族的“三月三”排歌节、彝族的“火把节”、仡佬族的“吃新节”等原汁原味的少数民族风情,少数民族服饰、蜡染、刺绣等手工艺品及黑粽子、羊瘪汤、辣椒骨、五色糯饭、枕头粑等民族风味小吃享誉区内外。

壮族

主要分布在河谷盆地,生产条件较好,聚居在新州、沙梨、扁牙、者保、者浪、祥播、革步、委乐等乡(镇),也有相当一部分壮族和汉、苗、彝、仡佬等民族杂居,分布在全县各乡(镇)中。

隆林各族自治县苗族

苗族主要分布在县内的德峨、克长、蛇场、猪场、新州等乡(镇),德峨乡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苗族歌舞之乡”。

蛇场乡位于隆林县南部,东邻岩茶乡、龙滩乡,南与西林县普合乡相接,西接德峨乡,北与长发乡和克长乡毗邻。全乡辖8个行政村个自然屯,蛇场乡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居住着壮、汉、苗、彝、仡佬等5个民族,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86%,其中苗族中的支系栽姜苗族为隆林县独有。隆林六个苗族支系:

花苗

花苗,苗语称“孟邹”。因其妇女的衣、裙、绑腿均绣美丽的彩色图案而得名。主要分布在猪场、金钟山、革步等乡,隆林花苗人口较少总共只有一千多人。

隆林花苗主要分布居住在该县猪场乡洞沟、竹林湾、广子山、月亮田等9个山寨里。由于深居大山,受外界影响较小,至今仍保持着古朴遗风和原始的劳作方式。

清水苗

是隆林各族自治县六个苗族支系之一,自称“蒙瀑”,苗语叫“HmoobPwg”。清水苗先民是清朝晚期从贵州安顺地区和黔西南州陆续迁到隆林,使用苗语西部方言,和其他支系一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没有文字。该分支人口较少,只有几千人,主要居住在革步、猪场两乡,杂居在新州、扁牙等乡镇,新州镇含山村大树脚屯是清水苗的聚住地。清水苗的名称不是来自清水江的江名,而是来自清水江其意,意思是说,他们的心和清水一样纯洁、善良。

偏苗

自称“孟沙”或“孟夏”,亦称偏头苗。民国8年(年)编的《广西西隆县苗冲纪闻》记载:偏苗,其妇女结髻于头偏右得名,髻上插小木梳。也有人称偏苗为黄苗、边苗和变苗。“黄苗”是古代其他民族对偏苗的称呼。“边苗”和“变苗”与“偏苗”语音相仿,均可通用。

红头苗

简称红苗,苗语称为“孟林”、“孟论”、“孟令”或“受论”。因其尚红而得名。原来男女都扎红头巾,民国时期国民*认为红头巾与红军有关,强令收缴男子扎的红头巾,之后只有妇女扎红头巾,民国末期连妇女也不再扎红头巾,而改为扎白或蓝色头巾至今。

白苗

自称“孟漏”。因其妇女穿白色裙子而得名。

素苗

亦称“哉江苗”或“哉庄苗”,苗语称“孟加卡”,又称“孟拜”。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的苗族虽有偏苗、红头苗、清水苗、白苗、花苗、栽姜苗等不同称谓,但在民族来源上都趋于一致,是从清初开始,陆续由黔西南的安顺、兴义地区迁来的,绝大部分的苗族均称是“岗爹”到贵州后转而迁入隆林各族自治县的。

芦笙在苗族人民心目中是神圣的,珍贵的,家家离不开它。芦笙是苗族文化的一种象征,苗族芦笙在表演吹奏方面把词、曲、舞三者融为一体,保持了苗族历史文化艺术的原始性、古朴性。芦笙制作技艺历来都由师傅亲手教授,无文字资料留存,且技艺考究,传承比较困难。现在能熟练制作芦笙的艺人已越来越少,精湛技艺后继乏人,面临失传的危险,亟待抢救、保护。

彝族

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彝族,祖籍均在云南省,是分两批从不同的地方迁来的。其中一部分是从云南的东川、会泽、曲靖一带迁入今德峨乡德峨村、那地村、田坝村、岩头村、新街村、堡上村和猪场乡猪场村,

主要姓氏有黄、王、韦、吴4姓。居住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亚稿、者黑等地的杨、李姓彝族,祖籍来自滇西(迤西)。彝族主要分布于德峨、猪场、新州等乡(镇)。

仡佬族

“仡佬”一名,在仡佬族迁入隆林之前,在贵州时就有通称。仡佬族自称“图里”,也有称“牙克”。仡佬族内部因衣饰和生活习俗的差异,又有不同称谓,姓郭的因男子身披长袍而称“披袍仡佬”,姓何的因女子颈戴项圈而称“锅圈仡佬”,姓陈的因女儿出嫁时,为报答养育之恩,有打崩半条门牙留给父母,而称“打牙仡佬”。

迁到隆林后,“披袍仡佬”主要居住在常么乡大水井村和长发乡新华村,解放后男子已不披长袍;“锅圈仡佬”主要居住在三冲弄麻,迁到隆林后女子已不戴项圈;“打牙仡佬”主要居住在常么乡大水井村和岩茶乡者艾村湾桃屯,迁到隆林后打牙习俗已取消。民国时期,三冲仡佬族被辱称为“水牛仡佬”,么基仡佬族被称为“黄牛仡佬”。解放后取消了辱称,统一称为仡佬族。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主要居住在德峨的么基村和三冲弄麻村、克长乡新合村打铁寨等。

徕仡佬

徕人是贵州一个古老的土著民族,其民族渊源可追溯到远古时代。从仡佬族所经历的奈、徕、卜、大卜天、大和、濮、僚、仡佬等的历史流程看,便知历史的久远。贵州省的遵义、安顺、兴义等地区的广大地域都曾是古徕人的发源、发祥之地。

虽然历史久远,但许多地方都还留下徕先人深深的足迹。遵义有徕子洞、徕子沟、奶(徕)子山、来子路;金沙县有徕木关;特别是仁怀市区东门的徕芝洞,出土的殷商时期的酒器文物。祖先们由于受到统治者的残酷压迫而逃到广西,历尽了千辛万苦,几经到了灭绝的境地,而又能坚强地生存下来。如今广西隆林、西林县一千多人的徕仡佬还保留自己的语言,真是难能可贵。

汉族

隆林县内隆或乡的汉族“大多从山东、云南、广东、四川、贵州、河南、河北等地迁来。来时是单身汉,今已是八九代家族。大多村落今还是单姓居多,有的村屯几百人,仍然是单一姓氏。

打兰村沙地屯50户,人,全部姓阮;菜洞子屯80户,人,全部姓龙。年全县汉族总人口为人,占全县总人口的18.88%,主要散居在新州、隆或、岩茶、介廷、蛇场、克长、者保、桠杈、金钟山等乡(镇)。

隆林高山汉族,一个特殊的族群,一个不屈的族群,一个朴素的族群,一个令人敬仰的族群。高山汉族在长期的农耕生产中形成了丰富多彩,别具特色的民俗生活,并且一代一代的传承下来,族人辛勤耕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他们对生活充满了希望,用朴素的愿景踏踏实实的劳动,田间那一曲嘹亮的山歌,村庄里美丽的刺绣姑娘,一切显得安静祥和,他们用勤劳的双手与不屈的信念守望着族群灿烂的明天。

隆林“高山汉”的服装有一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韵味。男子着唐装,女子普遍“小匾衣”、大脚裤、穿围腰,只有围腰上用彩布镶几条酷似高山梯田状的马鞍形花纹,配上银质头饰手镯。

统一黑布裤,上衣多蓝色。有山歌这样唱道:“远看情妹穿身蓝,头戴金簪耳戴环......”在绿色的原野中,姑娘们穿着这样上蓝下黑线条简明的衣装,显得葱嫩和水灵。她们的脸庞艳若桃李,明眸皓齿,与自然融为一幅美妙的画卷。

非遗名录

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隆林德峨苗族跳坡节

隆林壮族歌会习俗

隆林仡佬族拜树节

隆林彝族祭送布谷鸟仪式

隆林壮族山歌(哥侬呵调)

隆林苗族妇女服饰制作技艺

隆林北路壮剧

隆林彝族打磨秋

隆林瓦厂蓝淀膏制作技艺

壮族八音坐唱

壮族踩风车

壮族衮服制作技艺

隆林壮族蓝靛染布技艺

隆林各族自治县市级非物质文化遗

“隆林汉族打鸡儿棒”

“隆林汉族哭妈娘习俗”

“隆林汉族袍汤节”

“隆林壮族山歌(南盘江调)”

“隆林辣椒骨制作技艺”

“隆林壮族背带制作技艺”

“隆林壮族传统染布技艺”

“隆林彝族火把节”

壮族衮服制作技艺

壮族衮服,流行于广西西北部、南盘江两岸的隆林、西林和贵州兴义、安龙等县市的壮族、布依族村寨。年11月壮族衮服进入自治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黄阿回是壮族衮服制作技艺传承人。

壮族衮服原是明朝宫廷服饰,年,被清兵追杀的南明皇帝朱由榔逃到今贵州省安龙县避难,之前他曾暂住在今贵州省兴义市南盘江镇南龙村。南龙村与广西隆林县革步乡央索村隔江相邻。当时,嫔妃们穿着宫廷服饰与当地妇女交往,其衮服被当地妇女用家织布仿制。

后来经不断加工,演变成一款独特的服饰,壮语称“箔衮”。当地译为衣服;:来源于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

壮族衮服,衣长盖臀,注重修腰;双层衣袖,外袖较宽,长至肘部;里袖稍窄,长至手腕;衣领、衣斗,衣袖镶花;五颗布扣,均系上银铃花;穿衮服要配上唐装裤,戴绣花头帕、穿绣花鞋。在颜色搭配上,壮族衮服一般是老年装以黄色为底,体现长者的尊贵;中年装以蓝色为底,体现成人的稳重;青年装以粉红为底,体现青春的浪漫;少年装以青色为底,体现少年的纯真。

壮族“三层楼”服饰

广西西部隆林县东部的沙梨一带的壮族服饰,由于穿戴起来非常具有层次感,当地俗称“三层楼”。整套从上至下由头巾、长袖右衽收腰短上衣、及膝百褶裙、宽筒长裤、绣花鞋组成。

头巾是白布织黑花垂穗状,黑花一般采用在织布机上手工挑花而成,白布部分为平纹织布。上衣短至肚脐,下摆如折扇形,两侧衣角开叉上翘。用各色丝线在衣领上绣出壮族的独特纹样,衬托出壮家女子脸上灿烂的笑容。百褶裙长至膝部,一般多为浅蓝色或者深蓝色,裙下摆有一道较裙身颜色略深的纹样装饰,一般多为卍字纹,也有些直接用现代机制花边饰。脚踏绣花鞋,鞋面多为蓝黑色,且绣花卉纹样,展现着壮族女子的心灵手巧。

整套服饰显得朴实大方,上衣、裤子和色百褶裙的配合使用合乎色彩的搭配,头巾的上的黑色纹样与裙下摆的卍字纹样相互呼应、相得益彰,加上蓝黑色的绣花鞋与主色调的搭配更加显得和谐自然。

这套服饰最为别致的地方在于上衣、裙子、裤子的三层搭配的款式,这与当今时代流行的某些款女子服饰极为相象,不知是在山区的壮族女子走在时尚潮流之前,还是时尚追随了壮族女子的传统服饰。

八音坐唱

“八音”指八种乐器,即:三弦、椰子胡、牛角胡、葫芦琴、马骨琴、葫芦笛、二胡、锣等。相比江南丝竹多了分爽朗清脆,比起京剧多了分柔情绵延。

“高山汉”服饰

隆林高山汉族这支特殊的族群,多数是在宋代以后陆续从外省迁入,主要分布在隆或、天生桥、者保、桠杈、金钟山、蛇场、介廷等乡镇,他们传承着中原汉民族文化,又在长期生产生活中根据需要,不断改进和积累,与其他民族取长补短,相互融合,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服装、语言、风俗习惯,以服装最为突出。
  

“高山汉”的服装是中原唐装汉服的延续,与现代唐装又有些不同。男的唐装上衣开口在正胸,扣子为单数,用布打结而成,领口较矮,衣袋一般4个;最特殊的是妇女的服装,出嫁前穿的叫小匾衣,袖较长,一般不镶边,扣子五颗,出嫁后穿的叫大匾衣,用不同颜色的布镶边,一般三道。小、大匾衣,开口都是从正胸转弯向右肋下。男女统穿唐装裤,裤脚呈直筒型,男的裤脚叫大匾裤脚,女的叫小匾裤脚。 

 

不同的年龄段服装的颜色也有所不同。这儿高山汉妇女的服饰,上衣多为蓝色,配上花纹奇特的围腰及银质饰物,在绿色原野的大底色中,给人“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感觉,妇女们穿着本民族服装在一起,成为高山汉家园中最靓丽的风景!

仡佬族拜树节

“喂树”又被称为“祭树”或“拜树”,起源于仡佬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古树(大树)崇拜。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的仡佬族,在农历正月十四日中午,各家备好米酒、猪肉、鲜鱼、糯米饭等供品,带着红纸鞭炮,以亲友关系相约上山拜树。见树后先鸣鞭炮,然后选择高大粗壮的古树烧纸焚香跪拜。

仪式开始,先拜屋前屋后的草木、果树,后拜远山。拜草木时,一位年长者持刀在前砍草木两刀,问:“长不长?”众答:“长!”又砍第三刀,问:“长得高不高?”答:“高!”拜果树时,亦是由长者持刀,问:“果子大不大?”众答:“大!”往后砍第二三刀时问:“果子甜不甜?”众答:“甜!”“果子落不落?”众答:“不落!”

长期以来,隆林仡佬族对树木怀着深厚的感情,从不乱砍滥伐,哪怕是穷得无米下锅,也绝不把这些古树砍了卖钱。因此,差不多每个仡佬山中都保留着许多古树。每年祭树,长辈都带上鸡鸭米饭来到古树下祭拜,祈求树神保佑来年风调雨顺,六畜兴旺,老少安康。这一风俗在客观上使很多林木得到保护,促进了自然生态的平衡。

隆林民族节日

隆林民族文化独特,少数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在区内外都有较大的影响。民族节日有苗族的“跳坡节”、彝族的“火把节”、仡佬族的“吃新节”、壮族的“三月三”排歌节等。

“袍汤节”

年1月19日至20日,隆林首届“袍汤节”民俗文化旅游活动在隆或镇打兰村龙旺屯隆重举行。杀年猪、吃袍汤、赏民俗、淘年货等极富汉族特色的民俗活动轮番上阵,两万余名游客和当地群众共聚袍汤盛会,同享袍汤文化。

“袍汤节”为隆林汉族的传统节日,是《隆林各族自治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保护节日,年10月被收入百色市第六届非物质文化代表性项目名录。龙旺屯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山清水秀,景色宜人。这里的世居民族全部为汉族,其语言、服饰、美食、建筑等较为完整地保留着桂西汉族文化特点,吃袍汤就是当地的一种传统习俗。每年的腊月,村里家家户户都有邀请亲邻杀年猪,吃袍汤,过袍汤节的习俗。

为弘扬民间传统技艺,活动期间还开展了打鸡儿棒、打波螺、斗地牯牛等老少皆宜的群众性传统体育竞技活动。

年6月10日,隆林汉族学会在隆林县城妈文新村文化体育广场举办汉族传统体育项目"打鸡儿棒"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视频录制暨竞技比赛活动。

此次活动有五十六个队参加角逐,竞争现场精彩刺激,喝彩阵阵,充分展现了汉族同胞勇于冒险、敢于担当的拼搏精神。

跳坡节(苗族)

年2月13日,苗族跳坡节在隆林德峨镇举行。跳坡节是隆林县苗族居民一年中最盛大、最隆重的民间传统节日。

苗族同胞穿上节日的盛装,按传统习俗聚集到坡场,吹芦笙、弹月琴、唱山歌、爬坡杆,与各族同胞以及八方游客载歌载舞,共同欢度当地苗族最盛大的传统民族节日。

跳坡节是苗族同胞最为盛大的节日,“跳坡”苗语称“勾倒”,意思是踏着初春的青草和鲜花,绕着山坡玩乐,尽享民族风情之美妙。

活动的主要内容是比赛爬杆,所以又称“爬坡杆”。参加跳坡的人大都是男女青年,穿起节日盛装,每人各带一种乐器,有月琴、口琴、笛子、芦笙等。

跳坡开始时,男青年争先恐后地向场上竖的柱子攀爬,谁能按规定的动作又快又好地爬到顶,又倒滑下来,就可得到杆上的酒和肉,还有一些奖品。

在爬杆过程中,前来参加活动的苗族青年和邻近的各族青年,团团围绕在杆子周围,有的吹芦笙跳舞,有的弹琴吹笛,有的喝彩助威,非常热闹。

隆林通过举行跳坡节,吸引了更多游客到隆林观光旅游,有力推动旅游、文化和脱贫攻坚的融合发展。

年2月20日农历正月初五,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镇科沙村苗寨彩旗飘扬,人头颤动,年科沙苗寨首届苗族民间跳坡节在这里隆重举行,来自广西百色、隆林各族自治县各乡镇的苗族同胞和来自贵州兴仁、安龙、关岭、织金、六枝等地的苗族同胞欢聚一堂,自编自演、自娱自乐,共庆苗族一年一度的苗族跳坡节。

科沙村隶属于隆林各族自治县天生桥镇,位于美丽的南盘江万峰湖畔,与贵州苗乡仅一河之隔,也是苗族从贵州迁往广西的第一站。

年2月4至5日,隆林县德峨镇苗族跳坡场人头攒动,悠扬的芦笙歌舞声、苗族小伙和穿着百褶裙苗族姑娘的山歌对唱声、爬坡杆的欢呼声。从坡场飞出,在苗乡上空回荡,一年一度的苗族跳坡节在这里隆重举行。

年苗族跳坡节活动由隆林县民族局牵头举办,县苗学研究会具体承办,德峨镇*委政府、县彝学研究会、县仡佬学研究会、县壮学研究会、县汉学研究会协办,除了传统的祭坡杆、爬坡杆等活动外,还举行“原生态苗歌”、“原生态苗族芦笙”、“创新苗族芦笙”、创新苗歌等比赛活动。

隆林境内苗族有偏苗、白苗、红头苗、青水苗、花苗、素苗6个支系,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底蕴深厚。苗族跳坡节活动分布在隆林县德峨、克长等乡镇,以德峨镇的跳坡场数最多且最为隆重。仅德峨镇,就有德峨桥、庆脚、马罗、下龙洞、大水井、弄杂、水淹坝、常么、下缆洞、龙拉、龙囡、中孟等13个坡场,几乎涵盖了全乡所有的村庄及六个苗族支系。

从正月初二到十四,在这十三天的跳坡日子里,人们按照约定俗成的坡场顺序,逐个跳坡。参与人数由当初的几千到上万不等,而到了正月初九那天,人们就从各个小坡场汇集到德峨桥坡场,形成了一个有万余人以上参与的大坡场。

“跳坡节”的由来,跳坡节是古代苗族聚会议事活动的演变。最初跳坡节其功能并非单纯娱乐,更重要还在于聚族商议决定族人命运的大事,而决定族人命运的事情多为战争和迁徙。因此,自发或有组织地集中各支系,联络各村寨族人,以求共同行动,不仅是很自然的事情而且也是很必要的事情。

在苗族的诸多节日中,有的是农事,有的是家庭(宗族)节日,这些节日规模较小,影响较小,唯独跳坡节是大规模、大容量、区域性的节日,影响大。现在无论是哪个坡场,从四面八方来“赶坡”的人,有的是跨区域、远距离的,甚至是背着行李,带着盘缠,不辞辛劳而来的,这种现象在其他民族中是少有的,其情景实在感人。

如果古代不存在过族人为了共同利益或行动,从各路汇合一起的情景,恐怕不会有沿袭至今的跳坡节,也不会具有如此强大的吸引力。从象征意义上看,现在坡场中的“坡父”(苗语txivtoj)、“坡母”(苗语niamtoj)指古代主持族人聚会议事的首领,爬坡杆比赛即为古代族人选拔勇士的活动。

隆林年“跳坡节”放假时间为2月24日(农历正月初九),大家都知道每年农历正月初九都是最热闹的一天,隆林德峨镇是四面八方聚焦点,在这天各个乡镇大部分人都前往德峨镇观看节目。

三月三(壮族)

年4月7日(农历三月初三),广西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民族文化体育广场,人如潮,歌如海,隆林县在这里举行百村千人山歌比赛开幕式活动。

一大早,这里的各族群众早早就身着民族盛装倾寨而出,他们争先恐后地聚集到这里对唱山歌,尽情地把自已心中的喜悦和希望表达出来,整个广场充满着欢乐的气息和浓浓的节日氛围。

每年农历三月三是壮族人民欢庆自己的节日,隆林是青衣壮聚居的地方,歌会上,青衣壮和其他少数民族同胞都会身穿节日的盛装,云集一方,摆歌台,听山歌,以歌会友,以歌传情。

六月六

年7月18日(农历六月初六),隆林壮族六月六敬田节在隆林县新州镇民强村江管寨举行。

六月六敬田节,是一个具有地方特色的涵盖歌谣、节令、习俗、耕技的稻作文化习俗,是壮族人民在长期的农耕生产劳动中形成的,以节日活动为载体,以敬田地、驱鬼神、练武术和传授农田管理知识为内容,含有宗教性、生产性和教育性特征的传统文化活动。它表达了壮族、布依族人民对土地的热爱、对粮食丰收的盼望,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

广西隆林年壮族六月六敬田节在者浪乡播立村举办。

播立村位于者浪乡东南部,距离乡政府驻地约2公里,全村平均海拔米,土地面积15.2平方千米,辖区16个村民小组(播立、者江、者寨、洞子、罗沙、巴刚、坝洞、两抗、包地、浪荣、过干)等11个自然屯。居住着壮、汉、苗、彝、仡佬族五个兄弟民族。全村有户人。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玉米、油菜、桐果、杉木、板栗、麻竹等。

“播立”这村落的名字因村落里的古井而得名。“播”(壮语)即是“泉”、“井”之意,“立”(壮语)即是“好”“发旺”之意。乡道蒙金公路未通过村庄之前,村落就在古井附近,当地人称“栏傍播”(即是井边人家)。“播立”古井水量大,一年四季清冽甘甜。炎炎夏日是古井最热闹的时光,村里的男女老少常到古井游水,甚至村外人也慕名而来,体验清凉一夏。

斗烘坡“祭茶”

年5月7日,位于广西西北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境内海拔米的斗烘坡,一场独具彝族民俗文化特色的千年野生古树茶“祭茶”系列活动拉开序幕。作为彝族当地传统民俗活动,千年野生古树茶祭茶盛典因其独具中国茶文化魅力,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余名社会各界人士的热情参与。

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行走于蜿蜒曲折山间小道,沐浴在大山深处的天然氧吧,感悟当地“祭茶”祈福氛围,品千彝古茶之灵气,体验彝族民俗风情让人流连忘返。

相传一千多年前,为了躲避战乱,彝人首领率部族翻越金钟山脉至斗烘坡,劳苦疲惫间,忽在山林发现一株叶茂芽粗的茶树,众人取芽嚼之顿感精力旺盛,便将这棵神树郑重保护,虔诚相信只要人树相依就能长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彝族人民通过沏茶、赏茶、闻茶、饮茶、品茶,将礼仪之邦的待客之道贯穿其中。千彝古茶的蛋白质、果胶物质、氨基酸均高于普通茶叶,更有高纯度的茶黄素保证了茶汤鲜亮,高含量的茶多酚赋予茶汤久放不坏的卓越品质,经常饮用对保健身心、抗氧化衰老和延年益寿大有益处。

在喜庆的日子里,长桌宴是彝族人用来款待远方贵客的一种方式。傍晚,彝族村民们用自家的黑山羊、山猪等原材料制作出一道道特色的家乡美食,为每一位宾客倒上了自家酿制的米酒,全体宾客端起酒杯唱起激昂的祝酒歌,尽显宾主尽欢的欢乐氛围。

酒足饭饱过后,便是独具彝族风情的火把节。众人穿上彝族民族服装,携手环绕着熊熊篝火,在广阔的大山脚下载歌载舞一路欢声笑语。

年千彝古茶·隆林千年野生古树茶开采祭茶活动是由广西广茗投资有限公司及广西南宁天影互动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据主办方介绍,举办本次活动的目的在于弘扬彝人爱茶、护茶、喝茶的传统文化,进而呼吁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开发和保护野生古树茶资源。另外通过活动的持续推广,不断创新基地+农户+合作社+科技的经济发展模式,带动当地经济增收。

火把节(彝族)

“火把节”其意就是燃着火把,围着篝火过节。农历6月24日是彝族火把节,每年这一天,彝族居民都身着民族盛装,共同欢度节日,节期3天。佳节前,各家都要准备好丰富的美品佳肴,供节日里享用和招待亲朋好友。节日期间活动白天主要有打磨秋、抹黑脸、赛马、斗牛、摔跤、踢毽子等。

隆林彝族火把节暨桂台少数民族文化交流活动,本次活动共由六部分组成,分别是在白天举行的开幕式、送布谷鸟食活动、开幕式文艺演出、彝族民俗活动、服饰展演;和晚间的火把节文艺晚会以及篝火联欢晚会。

在白天的演出中,更多为传统音乐、仪式的表演,例如:壮族八音坐唱、彝族传统体育活动——打磨秋、汉族传统说媒表演、彝族传统山歌表演等。这些原属于田野里、山川间、村民家门口的“表演”,并没有因为“舞台”的变化而变得疏离。相反,正是因为歌者们对本民族文化的高度自信,对当下幸福生活的热爱向往,台上一幕幕声音场景仿佛带我们回到声音诞生的地方。

晚间,清一色以歌舞表演为主,欢歌笑语,热闹非凡。其间,热情的台湾同胞也为大家表演了三个当地少数民族歌舞节目。他们不仅台上表演阵容强大,台下观众也被鼓舞一起加入,霎那间好一番“全民歌舞升平”。五彩斑斓的民族服饰与衬衫、T-shirt在聚光灯下一起转动着,闪耀着,格外夺目。

伴着皎洁的月光,我们迎来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大家最期待的环节——篝火联欢晚会。观众们全体起立,奔跑、跳跃,向广场上熊熊燃烧的五堆火焰聚拢。音乐响起,人们自发手拉手载歌载舞,充分感受多民族团结和谐所带来的幸福感。

年8月5日(农历六月二十四日),隆林县在德峨镇举办一年一度彝族火把节。是日,彝族同胞身着节日盛装,与包括来自台湾少数民族代表团成员、区内旅行社组织的游客及我县成千上万各族群众汇聚在“特色小镇”——德峨,共同欢度火把节,现场十分热闹。

火把节的节目有打磨秋、抢新娘、摸黑脸、长桌宴及彝家敬酒歌、篝火晚会。

打磨秋时,横木可以升降转动,如推磨圆转,似秋千升降,故名磨秋。打磨秋的青年小伙在磨秋上打回环、翻滚;姑娘们在磨秋下落时捡花或两手不扶杆向前伸,两腿抬起,腹部贴在横杆上,随磨秋起落。他们能在磨秋上做出“飞燕凌空”、“白鹤展翅”、“蝴蝶采花”、“燕子翻梁”、“仙女散花”等动作。

“抹黑脸”的激情上演把活动推上了高潮。彝族青年男女给现场的贵宾和朋友抹黑脸,大家互相追逐嬉戏,互抹黑脸,欢笑声、尖叫声此起彼伏,寓意彝族同胞把崇高的敬意和深深的祝福送给贵宾和朋友们。傍晚时分,彝族同胞举着数千火把从四面八方汇入活动广场,点燃了广场中心的火堆,众人期待的篝火晚会拉开了序幕。人们手拉手,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尽情欢歌,现场热闹非凡。

尝新节(仡佬族)

尝新节又叫吃新节,是居住在隆林境内的仡佬族的一年一度中最隆重的节日。每年的夏收前后,田地里的新粮成熟了,仡佬人都要举行一次“尝新”活动。

夏收较早的村寨,多在农历七月的第一个“辰(龙)日”或“戊(狗)日”举行;夏收较迟的村寨则在八月间的“已(蛇)日”举行,因此有“七吃龙”、“八吃蛇”之说。

年9月10日(农历八月初十),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一年一度的仡佬族“尝新节”庆祝活动在该县德峨镇么基村大水井屯举行,全县苗、彝、壮、汉等各民族代表及各仡佬族村寨同胞代表欢聚仡佬冲,同庆金秋“尝新节”。

活动内容主要有采新、祭祖、拜树、尝新等。仡佬族同胞到庄稼地里采收成熟的玉米等粮食作物,并将采收的粮食挑到祭祖现场,依序摆放于祭台。

三位支系长老祭师焚香,宣读祭文,全体仡佬族同胞依次秉香致礼,全体族胞围绕谷堆欢跳庆祝丰收,舂糍粑,欢歌劲舞,鼓乐齐鸣。祭祖结束,八音和奏,鼓队引导,焚香拜树,最后仡佬族同胞和全体嘉宾共进午餐尝新。

牛是仡佬族的图腾,每年的“吃新节”,大水井的仡佬族同胞都要举行“牛心祭祖”活动,仪式在村头挺拔繁茂的青刚树下举行,由寨中长老主持,每户派出一名代表参加,所杀的牯牛由大家凑钱购买。杀了牛后,取出牛心,按户平分,由寨中长老把牛心发给各家各户,大家就把分到的牛心拿回家祭拜祖宗,祈求平安。随后,举行了祭树活动,寨中长老把新米饭、小鸡,牛心牛肉虔诚地塞进“祖宗树”的树洞里,并代表全寨群众进行祈祷,感谢祖宗的保佑,祈祷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金秋庆丰年,欢乐仡佬冲,演绎了隆林仡佬族风情,弘扬仡佬族民间文化习俗,营造了“民族团结、文化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的浓厚氛围,展示民族团结、文明、进步的良好形象,促进了全县民族民俗文化旅游业发展。

“南盘江杯”龙舟邀请赛

9月26日早上,中国(隆林)第三届“南盘江杯”龙舟邀请赛活动在腊仁开赛了。本次大赛,运动员们严格按照竞赛规则进行比赛,并表现出了沉着冷静、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本次比赛时间为9月26日至27日,竞赛项目为公开组22人龙舟米、米直道竞速赛。比赛执行中国龙舟协会最新版《龙舟竞赛规则》,采取预赛、复赛、半决赛、小决赛、决赛方式决定比赛名次,名次取米、米总成绩前六名。

仪式结束后,随着一声令响,四艘龙舟踩着鼓点,在米长的赛道上如离弦之箭,百桨齐开,拉开了比赛的序幕。江面上,竞技运动员喊着号子,和着鼓点有节奏的同时划浆,飞溅的浪花,飞驰的龙舟,再加上场外观众此起彼伏的呐喊声,让南盘江畔热闹非凡。

经过紧张激烈的较量,最终,江门基达厨具龙舟队获得米直道赛第一名,浙江瓯粤顺德大门龙舟队、香港友联龙舟队、广州龙舟协会龙舟队、广东新会龙舟队、东莞东江新美诺龙舟队分获比赛二至六名。

特产和美食

饵块粑

饵块粑是隆林人逢年过节喜爱的一种传统小吃,具有浓厚的醇米香味,爽口而有弹性。饵快粑隆林也叫枕头粑,象征着健康、吉祥与安康。

隆林黑山羊

羊瘪汤是居住在隆林苗族人家利用山羊的内脏制作的一道风味独特的佳肴,是把羊内脏、油、血、肝、肺剁碎混合煮熟再加胆汁的一种杂味汤,是接待宾客的上乘菜。山羊主食百草,其肉质营养丰富。

辣椒骨

辣椒骨是隆林的风味特产,是将所杀的猪、牛、或其他野兽的骨头舂烂,拌上干辣椒粉、生姜、花椒、五香粉、酒、盐等,置于坛内密封,经半月以后(封存时间越久越好)可食用的独特美食,味香而辣。

腊肉

用火石灰烧甘蔗渣慢慢烘干,以肉干色黄即可。每年腊月,家家户户都腌制腊肉,是一种上乘佳肴。腊肉因在腊月腌制而得名,隆林腊肉与别地腊肉风味不同,它的风味独特,煮熟后,黄里透明,香嫩可口,油而不腻。

黑粽子

“隆林黑粽子”是广西隆林县独有的风味特产,千百年来,一直以味香、细嫩可口、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而驰名区内外。成为家家户户节庆时制作的传统小吃。

五色糯米饭

因糯米饭呈黑、红、黄、白、紫5种色彩而得名,又称“乌饭”。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或清明节时节,隆林人都普遍制作五色糯米饭。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丰登的象征。

隆林县入选广西传统村落名录

猪场乡那伟村洞沟屯

德峨镇田坝村张家寨

金钟山乡平流壮寨

平流屯

平流屯地处滇黔桂三省(区)交界处,金钟山黑颈长尾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边缘,是一座数百年的壮寨,名副其实的“文化遗产”,距离金钟山乡政府驻地8公里。

百余户吊角楼依山而建,山脚下是一条蜿蜒小河,清山绿水之间,点缀着一坐坐干栏式木楼。山寨左面是大片梯田,群众正在牵牛耙田、插秧,好一派田园风光,整个山寨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美丽。

金钟山平流古寨为中国第一批传统村落,至今保存完整的户建于十九世纪四五十年代坐落于梯式半山腰的古色古香的错落有致的三层吊脚楼,壮家百姓数百年沿袭至今的蓝靛染制、手工纺织、打磨等纯手工艺黑衣壮华贵服饰更是别具一格,加上素有“颠罗颠罗那”的原生态壮歌形成了特有珠江源头文化。

古寨周边旖旎的田园风光、传统朴素的民风、黑亮华贵的青衣服饰、具有滋补性质的原生态野味美食,无疑是让喜爱摄影的想要远离喧嚣城市的游客一个良好去处。

古寨与金钟山国家级原始森林景区、山顶古炮台楼、百里杜鹃、万亩方竹林、香醇甘甜的金钟山炮台酒、天生桥万峰湖景区、云南的鲁布革、罗平、石林及贵州的马岭峡谷等旅游景点连为一体云南的等丰富的资源形成地方旅游开发连片集群优势。

马弄寨

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镇那地村马弄寨。由德峨镇南去5公里,一眼望去,石板石条石墩砌成的屋基,一根根大柱和木枋交错架立,全手工建造的幢幢木楼在山间错落,40多幢相依在不大不小的谷地,层层叠叠,经历百年风霜如今依然傲立山中。

在人烟稀少的马弄寨寨尾,有几位头发斑白的老人,他们是苗寨古木楼的坚定留守者。马弄寨是现在德峨镇乃至整个隆林各族自治县尚保存相当好的唯一苗寨古木楼群。

在前些年次第进行的“危改楼”或年轻人闯广东打工赚钱寄回乡建起了片片“洋楼”风潮中,各式闪闪发光、姹紫嫣红、“高大尚”的白楼洋楼风“涌挤”进山中,与之同时进行的是一年消失了上千幢传统古木楼。不到十年间,德峨镇乃至隆林上万幢古色古香的苗族传统木楼消失。

克长乡新合村打铁寨

打铁寨的4户俫人,就是一个大家族的分支。生活在打铁寨的俫人共有31人,他们不仅会说俫语,还会说汉语、苗语。

关于俫人的迁徙史,在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克长乡(原长发乡)有一个传说,该乡的韦、陆、王三姓俫人,大约在明朝洪武至永乐年间,韦、陆两姓俫人先从贵州省安顺、关岭交界的铁板桥一代迁到兴义的下午屯,再从下午屯南迁,由巴结渡红水河到广西隆林的革步、祥播一带,又迁入常么乡的常么村。这部分人后来分别到长发乡新合村斗烘、打铁寨和新华村的卡保、罗湾等地定居。

王姓俫人则先从贵州省兴仁县的鲁础营迁到兴义县的结龙坝、高坎子、箐口一带,再迁到广西隆林德峨乡的岩圩,几番周折最后也来到长发乡的斗烘。西林县的王、韦两姓俫人,据说也是从长发乡打铁寨迁过去的。隆林各族自治县原政协主席韦绍庭认为,上述传说基本与历史文献吻合。

经过有关学者10年的大量走访、调研,俫人在20世纪90年代被正式归入仡佬族。目前,这一身份也为俫人所认同。

龙洞大寨

位于隆林县德峨镇,是隆林保存较为完好的民族村寨,寨中的主要居民是苗族6个支系中的偏苗。德峨镇被国家文化部授予“中国苗族歌舞之乡”。寨内主要景点有:爱情树、鸡楼梯、苗家偏房、生命之源、木艺坊、蜡艺坊和刺绣房等。

张家寨

德峨镇田坝村张家寨屯位于德峨镇西南部,距隆林县城37公里,是一个具有浓郁民族建筑特色的村寨,是隆林苗族居住文化的典型代表,居民主要为偏苗。寨子背靠青山石壁,寨内房屋全为竹木结构的平房与吊脚楼。

德峨镇田坝村张家寨始于明末清初,历史悠久,海拔多米,全寨居住有81户人着苗族(偏苗)同胞,民房全部依石山而建,错落有致,与独特的自然景观交相辉映,极具典雅的古色韵味,被誉为隆林的"丽江古城"。张家寨入选百色十大美丽乡村。

张家寨民族文化底蕴尤其浓厚,居住在这里的苗族群众用勤劳的双手默默地耕耘着这片土地,创造了丰富多彩的物质文化和民族文化,张家寨苗族的刺绣、蜡染、芦笙舞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远近闻明,是展现德峨乃至隆林的一个版图。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反映天津医生扎根山区、艰苦创业的著名电影《医院》就在这里拍摄;广州电视台《人间百色》栏目以张家寨拍摄为生态旅游开发基地;广西第一部以希望工程为题材的电影--《希望》也以张家寨为主拍摄地。

坐落在大石山上的木瓦房和四周绿树交相辉映,建筑特色更加鲜明。张家寨已成为隆林乃至广西具有苗族特色的一个名村名寨,是隆林苗族群众生活环境的一个典型缩影。

滴岩村小丰坡

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县也是闻名全国的马帮之乡,在隆或乡滴岩村小丰坡,一栋栋装修漂亮、独具风格的“马帮公寓别墅”矗立于大山中。小丰坡最豪华的马帮别墅面积上千平方米,连体式多层洋楼,装修得像“皇宫”一样。楼底层的停车房就有七个,还买了轿车,为此专门修了可以将车直接开到二层客厅的螺旋型车道,据说建这条车道就花去不下10万元,整栋楼造价不止百万。

上世纪90年代初,南方电网开始架设天生桥至广州超高压电路,需要大量马匹将建输电铁塔的各种材料运到一座座山上。素有赶马帮传统的隆或人成立了马帮运输队,从此重操旧业。

小丰坡“马帮”以能吃苦、讲信誉而闻名区内外,一张张“马帮运输订单”纷至沓来。河北、陕西、山西、湖北、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等地的送变电公司和基站建设工程队,多次邀请马帮为架设超高压线路运输材料。

随着运输业务的不断拓展,隆或马帮也不断发展壮大,从成立之初的只有十几人、几十匹骡子发展到现在数百人、数百匹骡子,在一些省市区的移动通讯机站、旅游景区景点的工程建设中。“隆或马帮”外出闯世界,成为运输的主力军,靠吃苦,靠头脑,占据马驮运输市场,赚了大钱,不少“马帮老板”也就成了百万富翁。

德峨镇保上村

彝王古寨遗址位于阿稿屯的后山上,古寨始建于乾隆年间,相传为当地彝族土司龙云涛(外号龙老满)为了保卫自己的地盘在此修建了彝王寨。

彝王寨原来的石墙长约千米,将山寨围成四层,每层有一个石门。

彝王寨的第一道石门的平台是奴隶住的;第二层平台住的是守卫山寨的兵士;第三层平台住的是彝王的亲信及家属;第四层平台才是彝王住所,也称殿堂。

如今第二、第三层平台已不复存在,只剩下四处散落的石块。我们直接来到第四层平台也就是彝王殿堂,殿堂建在主峰北面的山崖上。来到彝王殿石基下,只见断裂的石柱横七竖八倒在草丛中,除了殿堂的石基外,就没有其他的建筑了。

爬上海拔米的彝王殿堂的最顶处,此处城墙保存基本完好,昔日森严依稀可见。放眼望去,远处群山层峦叠障,大有一览众山小之势,地形实为险要。山脚下的田园阡陌纵横,凉爽的秋风不时捎来怡人的稻香,沁人心脾。

乌梅营盘

在隆林各族自治县克长乡乌梅屯,有一座保存比较完整的古兵营,当地群众称为“营盘”。营盘有新、老之分,老营盘就是乌梅屯,因受当时统治阶级镇压与破坏,护寨城墙只剩一些依稀可见的墙基。新营盘座落在乌梅屯傍一座险峻的大石山上,山顶有一块约三亩的洼地,洼地古树参天,郁郁葱葱,有一口长年不沽的水井,适合固守。

营盘分营房和护墙两大部分,因年代久远,营房已不复存在,只见到一些残存的屋基,干沽的水井和喂牲口的石槽,而护墙保存基本完好。近米的护墙围绕着营房依山而建,从营房的西面开始,沿着北面,转向东面,至南面后顺着山脊一直建到山顶。南护墙最长,约多米,西护墙最短,约50多米,形成一个方型的6字护卫着营房。

护墙的高度不很规则,最高2米有余,低的也有1米5、6,分南、北两个大门,北门已垮塌,南门仍完好,还设有观察孔和射击孔。除西墙损坏比较大,南、北两个转角有崩塌外,其余墙休经历了百年沧桑,仍然坚强地屹立着,象一条巨龙盘卧在大山的顶峰,一直通上天际之间;犹如万里长城,护卫着村寨。

据《克长风物》记载,乌梅营盘建于年,由苗族首领杨正祥带领当地苗胞为抵抗清朝的黑暗统治而兴建的。营盘的落成,充分体现了隆林苗族人民的高度智慧和团结精神,反映了苗族人民对旧社会黑暗统治不曲不挠的抗争精神。至今,杨正祥的陵墓仍保存在营盘里。

平用壮寨

广西百色平用壮寨,平用,壮语意为“一块平缓的坡地”,是桂滇交界山区一个普通的壮族小寨子。驮娘江是一条名副其实的壮族河流。它源自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与丘北县交界的大山里,进入广西后从西南方缓缓流来,在平用寨前拐了个急弯,然后掉头转向东南,一泻千里,汇入右江。

在平用,驮娘江的流向形成了独特的地理方位,江的下游即是日出的方向,而日落处则是江的上游。这个依山傍水的壮族小山寨,就像一颗散落的星星,深嵌在云贵高原南缘一个小小的皱褶里。

李霖······中国苗族界首位女导演

隆林县田坝村的李霖是中国苗族界首位女性导演,她全心身沉迷于苗族电影事业,为广大苗族同胞展示苗族的传统文化,更积极保护苗族的传统文化,为苗族的团结发展做出了贡献。

李霖导演的电影有《骷髅夫人》(年)、《死爱》(年)、《苗疆秘籍》(年)、《再续人生》(年)、《爱的枷锁》(年)、《乱世密情》(年),《虎妻》(),《情殇》(),《魂归故里》()。

《骷髅夫人》

影片《骷髅夫人》是根据苗族一个家喻户晓的故事改编而成的电影。电影讲述青年苗族小伙出外赶集回家的时候偶遇女鬼并与之相爱结成夫妻。后经巫公指点小伙发现自己的妻子为一骷髅女鬼。在巫公的帮助下虽然降住了骷髅女鬼,但是也让苗族小伙知道了自己前世与这位女鬼的悲世姻缘。原来,他的前世与骷髅女鬼相爱却遭到万般阻挠,两人决意私奔,骷髅女鬼却于追逐中坠崖生亡,没有经过苗族送魂仪式的她执意不去投胎,终于化身骷髅精。小伙知晓此番情意后悲痛交加,幸而巫公已参破尘缘帮助了这对有情人。原来村中痴迷小伙的傻姑娘就是骷髅女鬼已投胎的半身,傻姑娘终是神志清醒,与苗族小伙在这一世携手共度一生。这部影片充分展现了苗族给亡灵送魂的风俗习惯。

《虎妻》

影片《虎妻》讲述的是相传乱世年代,苗疆有一家族为争夺土地,以世代上贡家族中的女儿给老虎作妻子为条件成功与老虎结盟,最终争得了赖以生存的土地。时光流逝,数百年之后,该家族仍然在愚昧地执行这个无情的承诺,甚至把履行该承诺当成了某种信仰,令家族后代深受其害。

故事中,一个女儿已寻得真爱,却被无情地选为虎妻,在送亲路上被勇猛的生意人救下,上贡新娘命运就此改变。本故事阐述了祖辈们因为迷信导致其后代骨肉分离,爱情得不到托付的悲剧,引发了人们对苗疆仍然存在的一些旧观念和旧习俗的思考。

《魂归故里》

影片《魂归故里》讲述的是80年代,苗族人因与汉族人接触频繁,掀起了一场“嫁汉潮”。苗族女孩NKAUJYEEB的父母因贪图钱财,跟随潮流硬将女孩嫁给一个没有感情基础的汉族人。这位苗家女孩婚后因文化差异和性格不合经受了很大的精神折磨。在反复打击下,只好选择了自杀,却在死后因为没有得到“引路”无法投胎转世。走投无路之下,苗家女孩的灵魂只好骚扰活着的人,希望得到人们的指引,回到苗族祖先居住的世外桃源去。

本片以80年代的苗族生活为背景,深刻反映了汉化潮流之下年轻一代悲剧的命运和慢慢淡化了的民族文化,呼吁广大苗族同胞共同保护和传承苗族文化。

李霖的电影是传播、弘扬苗族文化的一种重要途径,她将苗族的生活形态、社会风习、语言习惯和思想感情用影视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创造出了不同于其他民族、独具自己民族风格和特色的影视,获得了广大苗族同胞的共鸣。

李霖导演的电影编剧、导演、演员、音乐制作、拍摄都是苗族人,作品极具苗族特色,尊重苗族传统文化。电影服装均采用传统服饰,从用料、花边、工艺、或是裁剪均采用传统苗族服装制法。电影音乐皆为原创音乐,由资深苗族音乐人谱曲写词制作,充满苗族特色,也得到了广泛的传播。电影歌曲由本公司歌手演唱,不假借他人也不假意翻唱,充满真实充满情感的演唱契合着电影主题。

电影融合中国苗族各个只系,不单一指向某一只系,旨在团结各个苗族只系,促进交流。李霖导演作品选题大体出自苗族故事,苗族传说,既能传承苗族传统文化又能加深新一代苗族青年对本民族的热爱与尊敬之情。

她以苗寨作为影片实景拍摄场地,全部角色都是久居大山深处的苗族人,能讲一口流利的苗语,用他们原汁原味的生活细节来演绎一个个精彩的故事。从她的影片中可以找到苗族人真实生活的影子,体现着苗族特有的原生态的生活和文化。

李霖的电影,所有演职人员都是未受过专业训练的苗族人,他们的表演质朴,少了表演的技巧性,更多是一种原生态生活的自然流露。表演有时是演员真实内心的表白和流露,正是这样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和雕饰的演技把苗族最本真的生活展现出来,这样的影视作品容易走进苗族人的内心,引起苗族人们的共鸣。

他们的对白采用母语,真正体现了苗族人演苗族的故事,用苗语作为影视作品的对白语言让苗族影视作品更具有民族的味道,让影视作品更具民族文化的艺术价值。

电影拍摄资金由李霖全额投资,电影成本主要靠DVD销售进行回收。由于中国影视的审核制度限制,李霖导演作品只能采取逾回战术,先在美国出版,前期主要售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与明尼苏达州等苗族聚集地,然后于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德峨乡出版销售。

-年间,全体工作人员在贵州省境内各个苗族聚居地进行流动宣传销售,取得了显著的效果。今后电影将在保障原有国内销售市场的前提下,积极走向老挝、越南与泰国,今后也以法国为目标奋进。李霖的电影作品正在走向所有苗族聚集地,积极宣扬苗族的文化,连接所有苗族,促进了解共同发展。

李霖作为中国西部方言苗族界首位女性导演,为苗族电影事业呕心沥血,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也让我们看到了苗族电影的曙光,希望更多的苗族人能够支持她、帮助她。让她的苗族电影能够成为追溯苗族源流、探求苗族心理、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