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安龙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布依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建设思考 [复制链接]

1#

布依族居住区域大多与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相伴。山水交融的良好生态环境,层层叠叠的秀美田园,星罗棋布的布依族山寨,特色鲜明的布依族民居,多姿多彩的民族节日,积淀丰厚的民族文化,美妙动听的歌谣传说,亮丽迷人的民族服饰,神秘古朴的民风民俗等等,这一切为布依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要做好布依族地区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建设这篇文章,还需要下一定的功夫。对此,笔者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世代居住在红水河和南北盘江流域的我省布依族同胞处于苗岭山脉和乌蒙山脉的南麓。地形气候复杂多样,自然风光秀丽,物产资源丰富,是旅游自然资源极其丰富的地区,旅游业发展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在贵州省的旅游自然资源中,具有重大影响的许多旅游自然资源集中在布依族地区。世界著名的瀑布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风景胜地黄果树瀑布,就在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镜内。国家级的旅游胜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就在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荔波县。在国内外都有重要影响的马岭河峡谷在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的兴义市。此外,黔西南州著名的安龙招堤,册享县的南屏山、喜年洞,望谟县的六洞河、者香渡(双江口)等等,都是重要的旅游自然资源,是布依族地区发展旅游业的天然条件。与此同时,布依族文化资源也非常丰富,也是布依族地区发展旅游业极为有利的文化资源。由自然地理环境所决定,布依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和发展了与稻作活动相关的农耕文化,并使之一脉相承,世代相传。布依族的建筑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工艺以及婚姻家庭、道德、风尚习俗、节日文化、宗教信仰、语言文学、文学艺等,都充分体现了农耕文化的特点,构成了完整的布依族文化体系,成为布依族民族的一个重要标志。布依族地区旅游自然资源和布依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化,使布依族地区旅游业发展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将旅游作为布依族地区的支柱产业,着力发展文化旅游,既有雄厚的自然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基础,也具备极为有利的条件。布依族地区旅游支柱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关键在于正确开发和利用丰富的旅游自然资源和布依族文化资源,如果没有丰厚的布依族多姿多彩、内容丰富的民族文化,如果不与布依族地区的旅游自然资源相结合,使之成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其开发利用就会受到很大限制,也不利于布依族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所以,将旅游自然资源与布依族文化资源有机结合,重视开发利用布依族文化资源,是布依族地区旅游支柱产业形成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布依族地区可供旅游文化产业开发的人文资源主要有:

(一)丰富多彩的传统节日活动。布依族的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按其内容大体可分为几个方面:一是祭祀性的节日,如春节、清明、七月半等。二是生产性的节日,如六月六、四月八、吃新节等。三是社交性的节日,如查白歌节、毛杉树歌节、玩山歌节等。这些节日表现出民族文化的典型特征,具有布依族民族民间文化的浓郁风韵。布依族最隆重的节日是六月六,这天,要杀猪或杀牛散祭神庙,拉龙扫寨,订立保护庄稼、维护全寨安全和利益的乡规民约,开展“议榔”活动等。家家户户要打扫村寨和家庭卫生,把被子蚊帐、衣物拿到河里预祝丰收,玩山娱乐,赛歌比赛,吹奏唢呐等民族乐器。此外,三月三要扫寨驱火灾,四月八祭牛魔王,端午吃粽粑,七月十五烧包祭祖,九月九打粑粑,元宵节舞龙灯、放烟火、放四角形天灯,过了年吃油团粑,举行家宴祭祖宗。大年三十夜要合家大小围炉守夜,正月初一天亮前,姑娘们都抢先到水井去挑第一担水回家,俗称“聪明水”,表示迎接新年,儿童们要到村外去牵有洞眼的石头回家,俗称“牵石牛”,以示来年六畜兴旺。在节日里大多进行民族民间舞蹈表演。布依族节日文化综合反映了布依族的政治、经济、生产、生活、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社会交往和共同心理,是布依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的布依族节日如中秋节、重阳节等,其内容和形式与汉族地区基本相同,是布依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结果。布依族节日除了具有休整性特征外,其文化特征特别突出,许多节日活动都是重大的民族传统文化活动,既丰富了布依族的文化生活,又有利于布依族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二)缤纷绚丽的独特服饰。布依族服饰绚丽多彩,蜡染、刺绣、织锦等组成了布依族服饰缤纷绚丽的图案,使服饰充满了文化的内涵,布依族服饰闻名海内外,许多服饰成为艺术馆、文化馆、博物馆的永久收藏品。由于依依族分布居住的地理环境不同,形成了二十多种布依族服饰,展现出不同地域布依族的聪明才智和艺术审美,具有浓郁的地域民族特色。布依族的传统服饰式样较多,纷繁复杂,多姿多彩。男子服式各地式样基本相同,妇女服饰类型较多。第一土语区(望谟、册亨、罗甸、独山、贞丰、安龙、兴义、兴仁和惠水的部分地区)服饰为大襟衣、长裤、大裤脚,衣裤边沿镶有“干栏”或花边,头饰有青色、白布、花格子帕等。第二土语区(贵阳市郊、龙里、贵定、清镇、平坝、安顺等县市和惠水、长顺的大部分地区)服饰多为短襟窄袖,胸挂绣花围腰,头搭毛巾或蜡染花帕,下穿大口裤,裤脚镶花边等。第三土语区(镇宁、晴隆、普安、普定、六枝、盘县、水城和关岭的大部分地区)服饰多为百褶长裙,上装多为大领衣。布依族服饰作为稻作农耕文化的产物,总体特点是“男朴女繁”,以宽松为特征。此外,布依族的节令服饰、礼仪服饰、婚丧服饰、宗教服饰以及体现在服饰图案中的审美意识等,显示了布依族服饰文化的多姿多彩特征。布依族的蜡染具有悠久的历史。布依族妇女从小就开始学习蜡染,整个过程都用手工进行操作,在身边烧着蜡浆,用铜刀放上蜡浆在白布上作画,把作好的画放在蓝胚里脱染,白布成了紫蓝色,然后把蜡染布拿到村前的小溪里进行洗涤,蜡浆部分就现出了所作的图案。整个过程非常仔细,一丝不苟,表现了布依族妇女的聪明才智和心灵手巧。蜡染古朴典雅又富有时代感,显得庄重而朴素,深受海内外人民的喜爱,是深受欢迎的旅游产品。纵观布依族服饰特质及其演进趋向,布依族服饰保存着传统的民族特色,相应地随着时代的发展,生产生活空间的不断开拓扩宽,又不断地有所变化更新。许多服饰本身就是一件高超华美的手工艺品,是穿在身上的文化符号,是民族风情的形象反映,是民族审美观念的生动体现,更是传统美、自然美与艺术美的高度和谐统一,布依族服饰富集深厚的历史积淀、时代特征和文化内涵。

(三)独具匠心的建筑风格。布依族建筑以住宅建筑为主,从建筑的表象看,其构造和风格主要有:(1)以木质结构为主体的“干栏”楼居建筑。这是布依族传统的住宅建筑,这种建筑在黔南、黔西南布依族地区十分普遍。“干栏”楼居建筑又分为“落脚型干栏”和“吊脚型干栏”两种。(2)土木或木石结构的平房建筑。这种建筑是汉民族建筑文化与布依族建筑文化交融渗透的结果。(3)以石头为主要建筑材料的石板房建筑。镇宁一带的布依族,龙里、花溪等地区的布依族这类建筑较多,最为典型的是镇宁的石头寨建筑,其工艺、造型、风格让人赞叹。(4)钢筋水泥结构建筑。这种建筑是现代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与都市民居建筑比较接近。对旅游业发展来说,“干栏”民居建筑代表布依族传统建筑文化,石板房建筑工艺精湛、造型美观、风格古朴与自然融为一体,开发利用价值大。

布依族的房屋多用石头建筑,一般有楼,楼下为畜圈,楼上住人,清洁卫生。除横檩用木外,其余全用石料,墙用方块石、条石或毛石堆砌而成,房顶上全盖石板,就连窗棂也用石头雕花装饰起来,花纹图案古朴雅致,别具特色。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屋顶用薄石片代瓦,这种石头天然生成,厚薄相同,加工成一样大小的正方形石片,再盖成形状一致、整齐划一的菱形图案,亦有随料巧布的鱼鳞型。前者构图严谨,富有装饰性,后者自然天成,妙趣横生,亦给人以美感。这种就地取材盖成的石屋,不仅造价低廉,而且舒适耐用,冬暖夏凉,隔音性强。石头建筑因石料的笨重,容易产生压抑感,但布依族人民对石板进行加工,用菱形或鱼鳞形巧盖屋顶,石屋就变得轻灵,给人以轻松柔和的审美享受。布依族不仅善于用石头造房,而且善于用石头造桥、铺路、护田,甚至家中的用具都是用石头做成的,男人都会石工活,一家砌屋,全寨相帮,刻龙雕凤,镌字拱门,技术高超。漫步进入村寨,似乎身临古老的城堡,一堵堵石墙,一层层石阶,一条条幽深的石巷纵横交错,依山傍水沿山修筑。登山眺望,那真是石头的世界、石头的海洋,尤其是当夕阳西下,一抹金黄色的阳光洒落在灰白色的石片屋顶上时,一种天然的美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当漫步石城石屋之间时,又可追溯怀古的缕缕悠思,真是美不胜收。

(四)美味醇香的食品佳肴。布依族的食品品种繁多,包罗万象,酒、肉、饭等食法都比较具备民族民间特色。布依族是古老的稻耕民族,居住地区冬暖夏凉,雨热同季,暖湿共节,盛产五谷杂粮,做成的食品美味淳香,丰富着布依族的饮食文化。布依族的主食以大米为主,高山和干旱地方也种植包谷。喜喝自酿的米酒或包谷酒,一般不超过30度,醇香可口。肉食以狗肉、鸡肉、牛肉、猪肉为主,过年过节宰猪、杀鸡待客是布依族的生活习惯,逢年过节喜吃糯食,常以糯饭作佳肴待客,做饭多用甑子蒸或鼎罐焖饭。布依族有嗜食狗肉的习惯,布依族吃狗肉十分讲究,干净卫生。杀狗首先把毛烫洗刮净,将皮烤呈嫩黄色,这要有专门技术才行,如烧过火了,肉皮焦裂有烟味,火功不到家,则肉皮软绵不香。做狗灌肠更讲技术,把肠子洗干净后,剔下狗身上的软骨剁碎,与脑髓、血、肺、糯米、狗肉香等拌在一起,灌成狗香肠煮熟,味道十分鲜美。打整狗爪,必须用火钳烧烙刮干净,炖熟后营养价值很高,人们称为“熊掌”,专门敬奉长者或贵客。对于各种毛色的狗肉质量,民间有“头黄二黑三虎斑,白狗肉味最平淡”的歌诀来区分。狗肉能驱风去湿,通经止痛,狗骨泡酒,可治风湿关节炎、风湿痛、腰腿无力、四肢麻木等,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布依族六月六吃狗肉,恰好温补身体,祛风去湿,因而布依族夏天吃狗肉,是恢复体质的需要。布依族饮食文化主要体现在饮食结构和对食品的加工制作工艺上。布依族饮食结构主要是:(1)大米食品。布依族作为农耕民族,大米和玉米是主要食物,对大米和玉米食品的加工制作独具风格,尤其是对糯米食品特别喜爱,加工制作特色突出,著名的花色糯米饭、糯米粑等很受欢迎。(2)酸食品。布依族菜肴以酸为典型,有酸汤、酸菜、酸萝卜、糟辣椒以及酸虾、酸鱼等,酸制品味美,加工制作工艺独特。(3)腌制品。主要有腌肉、腊肉、血豆腐、香肠等,这些食品色香味俱全,制作很有特色。(4)狗肉食品。布依族不仅喜好吃狗肉,而且将狗肉作为上品招待宾客。花江狗肉、盘江狗肉在省内外享有盛名。(5)火锅。布依族地区吃火锅很普遍,而且已形成独特的火锅系列,影响越来越大,日益受城乡居民欢迎。(6)饮酒。布依族对酒的制作很有特色,尤其是刺梨酒、糯米酒影响较大,是绿色食品中的精品。布依族饮食文化还体现在节日饮食、婚丧饮食等方面,节日饮食和婚丧饮食进一步丰富了布依族饮食文化的内容。

最具特色的食品有过了年的油团粑、三月三的五色花米饭、清明节的清明粑、端午节的粽粑、包谷成熟时的吊浆粑和达尔粑,是敬祭神祖、迎客待友的美味食品和互相馈赠礼品。过年过节的肉食有特色的腊肉、香肠、血豆腐,香气扑鼻,酿制的米酒更是成为待客必不可少的桌上之物,布依族饮食文化相当丰富。布依族油团粑,主要是用自种的糯米、黄豆、红薯舂磨成面粉,加上火草菜,染饭花水一起配合,搅拌均匀,到粘合为宜,再用手捏成秧鸡蛋大小均匀的团粑,放在大铁锅里,用菜油、酥麻油或茶油缓缓炒拌,逐渐将团粑压扁,直到炒呈金黄色,里外熟透为止,取出锅里稍凉后放入土坛,封盖保存,几个月不腐不变,随吃随取。五色花米饭,由黄、绿、黑、紫、红等颜色组成,用既能食用又有香味的五种家生、野生植物茎、叶的汁水浸泡糯米蒸制而成。

这几种颜色的糯米饭搅拌在一起,既美观好看,增添节日喜庆气氛,又清香味美,富有营养,可补中气。达尔粑是用布依族自种的山毛米、粳米,用碓舂米法制作,洁白柔韧,切细不断,柔和爽口,经煮不烂。这些布依族人家的美味佳肴,又是馈赠亲友的好礼物。

(五)古朴典雅的婚恋习俗。布依族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历史上的婚姻缔结有其独特方式,布依族青年男女在赶场天和民族节日,有“浪貌浪绍”的习俗,意即男女青年交朋友谈情说爱。即身穿盛装,在地势开阔的地方聚集,男女各站一边,相隔数米,互相探视,吹木叶、甩花包传情。当男方看中某个姑娘,即由同寨小姑娘前去试探说情,姑娘答应后,小伙子便先出场坝到预约的田边、树下或草坪众目所及的地方去等候,姑娘便会姗姗而来,互对情歌。那优美的音调,爽直的情肠,青春的幽怨,求爱的渴望,都表达得淋漓尽致,动人情怀。通过相识相爱后,即请媒人去说亲,亲事说定后,男家即择定日期,到女方家去订亲。女方家要把男家带去的鸡杀来招待客人,表示女方家认定了这门亲事。即“杀鸡订亲”之后,“要八字”是结婚前一次较为隆重的仪式,由男方邀请四至六人(双数)携带男方八字的鸾书一封,主家将写有女方生辰八字的鸾书送给男家来客带去,并带走杀鸡祭祖的鸡卦,以卜将来吉利与否。男方带走女方八字后,即择定结婚日期。在举行结婚仪式期间,要设歌场对歌,由若干对男女歌手对唱,彻夜不绝,热闹非凡,是游客感受布依族婚恋的大好时机和难得的机会。布依族婚姻从婚约订立到结婚都有独特的程序和仪式。婚礼比较讲究,如结婚当日迎亲的八仙乐队、女方对迎亲队伍设置障碍,新女入门以及婚宴对歌等等,都很有特色。反映布依族青年男女社交自由活动的“赶表”(又称“浪哨”)习俗、“丢花包”活动以及仅具有象征意义的“抢亲”习俗等,都是很受
  

编辑:韦玉青(小呗侬)韦权高陈洪娅

审核:韦权峰

指导:六盘水市布依学会凉都布依艺术团

投稿邮箱:

qq.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