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北京商报」
高粱金秋黄,农户抢收忙。9月的黔西南虽已入秋,但烈日高照,仍是炎炎夏日的景象。
兴义市义龙新区德卧镇团山堡村67岁村民陈江(化名)大汗淋漓,但仍止不住满脸笑意。他正将翻晒好的红高粱装袋,运往就近国台原粮收购点,两车红高粱收入过万元。
自8月上旬以来,国台在贵州多地优质红高粱陆续成熟开镰收割,漫山遍野的红高粱枝头红得压弯了腰,一串串籽粒饱满的高粱穗压弯了枝头,微风吹过,铺开了一层层深红穗浪。
采收画面映红田间,身影忙碌“地头”,农户们趁着晴好天气忙着采收、晾晒、销售……丰收的喜悦溢于言表。
贵州当地的红缨子糯高粱因为糯,所以粘性高,在酿酒的时候,它更容易与酒曲中的微生物形成“磁场”,相互吸引。不仅如此,因其颗粒坚实、饱满、均匀,粒小皮厚的特点,方才更加耐高温、耐蒸煮,这就有利于粮食全面完整的进行发酵,经得住国台酒九次蒸煮、八次发酵、七次取酒的正宗大曲酱香酒工艺。
可以说,红高粱,不仅是国台酒品质的有力保障,也是种植户致富增收的“香馍馍”,更是一幕幕乡村振兴的“美妙音符”。
据介绍,国台在年便开始推动高粱基地建设,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三级管理模式,主要围绕核心产区推进。年高粱基地建设已现雏形,建成高标准化红高粱种植基地5个,约7.5万亩。
截至今年,国台高标准化红高粱种植基地已经扩散到遵义、安顺、黔西南等地,种植面积达10万亩,合作农户1万余家。
根据规划,“十四五”期间,国台将发展高标准化红高粱种植基地20万亩。事实证明,高标准化红高粱种植基地的建设,除了保障国台酒的高品质之外,也是国台掌控优质原粮“战略资源”,提高品牌美誉度、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其背后,更是国台积极响应中央号召、与地方政府共同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推进供给侧改革的切实举措,并用工业反哺农业,带动当地乡村经济发展。
红高粱种植连接了种粮人、酿酒人、卖酒人,连接了一二三产业,推动红高粱基地高质量建设,既是酿酒产业、企业的发展要求,更是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多年来,通过高粱种植,国台带动了5个县(市)建档立卡脱贫户余户1余人,户均收入元。截至年,直接带动2万余种植户致富增收,3万余农户受益,户均收入元。
今年,国台在黔西南规划种植面积6万亩,计划收购1万吨。目前,已签约农户户,建档立卡脱贫户预计户,总产值预计万元。
当然,成绩固然可喜,但过程中的努力更值得铭记。
在贵州漫长的高粱种植史中,产量有限一直是痛点。为保证高粱高品质和种植户致富增收,实现乡村振兴梦。国台不断试验,不仅选用了品质更好、产量更高“台糯9号”红缨子高粱种,也精心为农户设计了“三不愁两保障”的惠农方案。
通过免费为种植农户提供种子、免费提供肥料,免费提供技术指导等方式。使得高粱种植农户种子不愁、肥料不愁、技术不愁。实现企业酿酒原料有保障、种植农民收入有保障。极大助力当地打造“一镇一特”红高粱产业集群打造。
如每年4月-7月,在高粱生长期,国台就会派驻基地管理员,对高粱基地进行日常管理维护。国台采购部、品控部联动配合,每月前往基地考察指导,开展管护巡查工作,获取基地的标准样品,及时了解基地高粱的产量、质量情况,做好全过程技术指导。
今年7月,作为国台酒用高粱标准化示范基地之一,安龙县阿兴村高粱进入抽穗灌浆期,国台技术人员身体力行前往基地,给种植户们讲解高粱抽穗期和灌浆期的病虫害综合防治等管护技术,指导农户排洪,以免农户的高粱受到损失。
随着高粱即将成熟采收,国台在持续做好管护技术指导的同时,还会邀请专家顾问现场做采收的培训。
多位种植户反馈:“曾经依靠传统种植方法,亩有机高粱从育苗到移栽需要3个多月的时间,现在有了国台提供的先进技术,只需要一个多月就可以全部完成,有效促进高粱增产增收。”
高粱的“易种”,加上国台保姆式的科技服务,阿兴村种植户积极性很高,今年全村种植酒用高粱达到了余亩。
“好酒是酿出来的,更是种出来的。”这句国台名言,不仅道出了国台对品质的坚守,也叙述了国台不遗余力、积极践行乡村振兴的伟大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