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安龙县论坛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比侬,回家寻亲群帮被拐三十余年的老母亲 [复制链接]

1#
20:43

语言特殊无名无姓母亲身世成谜

在河南省新乡市辉县早生村,有一户姓李的人家。这家的女主人虽然与周围人相处三十多年,但没人知道她叫什么名字,多大年龄,也没人知道她从哪里来。她说着一口别人都听不懂的语言,这成了她和别人交流的最大障碍。多年前,这户人家的女儿李新梅开始为自己这个与众不同的妈妈寻亲,正是因为这特殊的语言,最终成了解开妈妈身世谜题的一把钥匙。

三十多年过去了,终于有人再次叫出了她的名字——德良。李新梅第一次在母亲的脸上看到如此羞涩又喜悦的表情。这段视频也让一个名为“比侬,回家”的志愿者群瞬间沸腾了。

志愿者王正直:小李把这个视频发过来以后我们都听懂了,大家都听懂了,都非常激动。哎呀,她就是德良,所以那一刻大家都非常高兴。

为母寻亲十多年志愿者用两天半确认身份

从李新梅家所在的河南,到志愿者们生活的贵州,远隔千里,双方原本没有任何交集,志愿者们却通过多方努力,用了两天半的时间,就确认了德良的名字和身份。这堪称“神奇”的经历,让为母寻亲十几年的李新梅难以置信。

李新梅:他们不在一个地方,很多很多地方的人,就这么远路程你能找到,现在我都不知道过程是怎么来的。

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德良”这个名字在她生活的地方都无人知晓。

这里是河南省辉县市早生村,岁末农闲时节,村民们会在院门口笼起一个火盆,大家围坐在一起,做农活、聊家常。对邻居们来说,虽然他们与新梅的母亲相处多年,但她依然是一个谜一样的存在。

德良家邻居马兆花:不知道她叫啥名。

德良家邻居张玉玲:她来到这都三十多年了吧,说话听不懂,让她在地上写写画画,她不认。

即便是同一屋檐下的家人,也不知道她本来的姓名。

李新梅:我爸叫我妈都是喂或者哎,要是我妈背对着他的话,就是上前拍拍我妈。

新梅听长辈们说,母亲是三十多年前被拐到早生村的,经人介绍嫁给了父亲,生了她和妹妹。

因为听力不好,又不识字,这么些年来新梅的母亲一直没有学会说汉语,她说的话也没人听得懂。父亲在世时,夫妻俩日常也只能做一些简单的交流。

李新梅:基本上交流都是靠手笔划,笔划的都是有用的,去地了,或者拔草了,或者打药了。

从懂事起,李新梅就察觉到母亲与周围人的不同。探寻和试图解开母亲的身世谜题,始终伴随着她的成长。

李新梅:鞋上面老是缀一点,你说小花吧不是小花,你说是蝴蝶吧不是蝴蝶,蜻蜓吧不是蜻蜓,反正就是很绕的那种花吧,感觉就是和别人不一样。

德良家邻居张玉玲:扎那个花,缝那个帽,前头都挂着那个少数民族那样的,可好看。

小时候逢年过节,小伙伴们聚在一起都会说起去姥姥姥爷家的事情。这也让年幼时的新梅第一次产生了疑问:妈妈为什么没回过娘家?姥姥家又在哪里呢?

李新梅:有一些邻居直接说,新梅你去过你姥姥家没?你姥姥是哪儿的?你能听懂你妈说话吗?一连串的问题。

“李玉荣,年出生”,这是新梅的父亲给母亲起的名字,猜测的年龄。可对于妻子的身世他也并不知情。

德良家邻居张玉玲:那会我叔还说,谁能给你婶找到娘家了,我就给他两千块钱。

新梅曾无数次的教母亲学写村子的名字“早生”,怕万一母亲走丢了,即使无法与人交流,只要写下这两个字,也会有人把她送回家。但母亲始终没有学会这两个字,也一直无法真正融入到这里的生活。

李新梅:我爸最多对我妈说的一句话是,你别说话了,听不懂,听不懂,但是我妈听不懂这三个字,她听得懂,所以我妈觉得别人不听她的话,不听她说什么,不听她解释,所以她感觉挺抱怨的。

因为母亲的与众不同,让新梅上学时受尽了同学的白眼和嘲笑,所以,她不去学校接女儿,而是等在家东面的这个路口。现如今,新梅已经毕业成家,她还会来到这里,朝远方张望,没人知道她在等什么,又在想着什么。

李新梅:我就觉得她可孤独了那种,真的我感觉她特别孤独。

因为从小由母亲带大,新梅能简单的听明白她说的一些话。比如“吃饭”、“喝酒”等等。她曾多次尝试在母亲的只言片语中,勾勒出母亲家乡的样子。

李新梅:她说她们那很漂亮,山可多。她还对她的服装描述可多了。

小时候,新梅还听母亲提起家乡的香蕉特别小,当时她觉得怎么会有那么小的香蕉呢?随着物质逐渐丰富,才知道有一种叫芭蕉的水果。根据这些线索,新梅去网上查芭蕉的产地,但范围依然很广。

年初,新梅的父亲因病去世。新梅眼见母亲脸上的皱纹快速增长,也更难露出笑容了。她不再去东边的路口了,就待在家门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

李新梅:我妈妈感觉像长叹气的那种,她说了你爸走了不在家了,我也该走了,我要回家了。她总是说她爸爸妈妈老了,头发白花花的,不在了。兄弟姐妹几个不知道还有没有了。

女儿录制母亲语音上网寻求帮助

可母亲的家究竟在哪里呢?陌生的语言,阻隔了母亲的回家之路,但也未尝不是一个线索。新梅将母亲平常说的话录下来,在网上找了一个语言学家,想让对方帮忙听听母亲说的是哪里的语言。

李新梅:他说听不懂,他说你妈妈是哪的?我说我就是让你听听我妈妈是哪的,后来他就说得让老师听,我是听不懂,我说那行,你让你老师听一下吧!他给我回复说我们老师太忙了,要不然你就加个急交点钱?

交了几百元钱,依然没弄清楚母亲说的什么话,对方又让新梅交钱。感觉被骗后,她不再回复这位所谓的专家了。

志愿者网上推广布依族文化听出母亲口音

但给母亲寻亲还要继续。年8月末,一个偶然的机会,新梅听爱人提起,在网上看少数民族中布依族说的话和妈妈很像。

在一个短视频平台上,新梅输入布依族三个字,看到了一个名叫“峰萧萧”的用户,教大家说布依语。新梅抱着试试看的态度,给峰萧萧留言,希望他能帮忙确认母亲说的是不是布依族语言。

峰萧萧,本名黄德峰,家住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本职工作是当地税务局的一名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推广布依族语言文化。

志愿者黄德峰:我听了之后当时我就确定她一定是布依族人。

很快,新梅得到了黄德峰的回复。

李新梅:我就想让他确认一下我妈妈是不是布依族的就已经足够了,剩下的我自己再去找就行了。

一名布依语翻译牵头组建寻亲愿者群

让李新梅没想到的是,第二天清晨,黄德峰又把她拉进了一个志愿者群,帮助她一起给母亲寻亲。

王正直是黔西南广播电视台的布依语翻译,曾有帮人寻亲的经历。听说了新梅母亲的遭遇后,年的9月11日下午,她就牵头建了这个名叫“比侬,回家”的志愿者群。

志愿者王正直:比侬就是我们的布依语,兄弟姐妹亲戚朋友的意思,就是亲人,这个群的名字就是亲人回家。

志愿者们看到新梅母亲的视频后,一方面感觉这位老人看起来很亲切,就像家里的长辈一样,一方面又为她多年流落在外的经历而心痛。

志愿者王正直:就是说想家,想妈妈,就是一直是在哭。

志愿者们确认母亲所说语言并划定家乡范围

据王正直介绍,布依语按照语音语调等方面的不同,分为第一、第二、第三土语。志愿者们多方请教后最终确认,新梅母亲所说的是布依语里的第三土语。

志愿者王正直:三土语基本上是毕节地区,六盘水这些地方还有我们黔西南的北部、西北部这些地方使用。

罗文宋和罗乾等志愿者,听了老人的语音后,更进一步划出了她家所在的范围。

志愿者王正直:他就是说这个应该是普安县江西坡到晴隆县沙子(镇)一带的人,然后其他的几个能听懂的都说,应该是这个范围内的人。后来大家就把这几个地方的人也就拉进来了。

很快,群里的志愿者就增加到五十多人。他们中有教师、歌手、公务员、布依语翻译、商人等等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共同的心愿是帮助这位老人回家。

志愿者罗其利来自黔西南州普安县,本职工作是做民族服装服饰。与新梅的母亲一样,她们所说的都属于布依语里的第三土语。刚加入到寻亲志愿者群时,罗其利以为只要能听懂老人说的话,一沟通自然就知道她的家在哪里了,了解情况后才明白事情并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

志愿者罗其利:我这个人性子好急的,我就当时想问她,她是哪里的,一问就全部知道了。她妈妈她听力不方便,就没有办法沟通。

找出标志性风景图和民族服让母亲辨认

老人的听力不好,又不肯去佩戴助听器。于是志愿者们想了另一个办法,他们找出了当地标志性的风景图片和传统的民族服饰,让新梅拿给妈妈,看会不会唤起她的一些家乡记忆。

而此时,新梅的母亲还不知道有一群志愿者在为她忙碌着,她正心情低落,一个人坐在院子外面发呆。

李新梅:快傍晚的时候,他们发来一个图片,就是那边的瀑布的图片,还有二十四道拐的图片,我把图片扩大了,让我妈妈一看,我妈妈直接就高兴了,直接就说这是我们那。

二十四道拐位于黔西南州晴隆县,是一条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现如今已成为当地的著名景点。新梅将母亲对这里描述的视频和图片发到了群里。

志愿者黄德峰:她就在说,二十四道拐的哪里哪里有一座庙,这个庙的什么位置,她之前就在那去喂养一些小动物。

新梅母亲这段兴奋不已的视频,却让志愿者们陷入了迷茫。

志愿者黄德峰:二十四道拐附近确实是没有庙了,所以当时我们也觉得,这样的话可能是我们的方向弄错了。

岑官昌,是晴隆县统计局的工作人员,也是“比侬,回家”群里的志愿者。深夜加班回家后,他一页一页翻看大家在群里发的信息,当看到大家对二十四道拐的讨论后,他肯定了新梅母亲的说法,那些寺庙、茅草屋等建筑,几十年前的确存在。

志愿者岑官昌:我家就是那附近的,第二个我是在晴隆这里读书,以前我们上历史课,老师说到过的,说是那个半山腰那里有一个庙,至于下面说的有茅草房或者是瀑布,因为是我们当地的景观,所以我一对比我就觉得,嗯这对了肯定就是在附近的。

新梅母亲对二十四道拐附近地形地貌的描述获得肯定后,大家再次缩小了她家的范围。

志愿者王正直:她应该是沙子(镇)或鸡场(镇)一带的人,因为就是这两个镇在二十四道拐附近。

自从新梅把志愿者们上传的照片拿给母亲看之后,母亲的情绪和以前相比明显好起来了,她经常跟在新梅的身边,生怕错过什么重要的信息。

李新梅:她看到二十四道拐图片之后,第二天她一直跟在我屁股后面,她就看我手机了,她还不让我妹妹家的孩子,还有我小孩,不让玩(平板电脑),恐怕没电。

此时,志愿者罗其利又带回了一个重要的信息。因为做服装生意,她走过的村寨比较多,人脉广泛。她把这两个镇上认识的人通过社交群全部召集起来,去打听有没有多年前走丢或被拐的人。

志愿者罗其利:晴隆沙子镇赶集,那天不是有60多岁的,70岁的老人也来赶集,说是布鲁交野猪塘(村)那边的叫德玲的失踪了几十年了。

罗其利把这个信息发到群里,大家让新梅试着用“德玲”去叫她的母亲,看看她有没有什么反应。

志愿者王正直:她妈妈就说,我不是德玲,德玲是布鲁交(地名)的人,后来我们说她不是德玲怎么办呢。

再次搞错方向,让志愿者们有些失望,但他们很快反应过来,虽然老人不叫“德玲”,却认识德玲,说明她家离得也不会太远。年9月13日下午,罗其利又托人在附近村寨打听到,沙子镇一户人家有一个名叫德良的女子,三十多年前去赶集的时候被人拐走,从此杳无音信。

志愿者黄德峰:我们就叫小李用德良这个名字去试探性地问她妈妈,后来她一听到这个名字,她的眼睛就亮了。

德良那漫长的,没有名姓的岁月终于过去了。

志愿者罗其利:一下子就我们就高兴的不得了,激动。

确认了名字后,志愿者们又进一步询问德良家里的情况,与晴隆县沙子镇这一户人家完全吻合。值得欣慰的是,德良的父母还都健在,已年近九旬。

志愿者们将德良母亲的照片发给了新梅。

李新梅:我妈妈擦擦眼睛,擦擦脸,看,认真看。这眉毛,这眼窝真的特像,我妈就可开心回答,这是啊,这是,是我妈妈。

志愿者们打出横幅迎接“比侬回家”!

年10月17日,德良终于回到了阔别三十余年的故乡,志愿者们在机场打出横幅,共同迎接“比侬回家”!

当天晚上,德良回到了黔西南州晴隆县沙子镇,回到了父母亲人的身边。迎接她的是节日的焰火,和身着崭新民族服装的亲戚朋友。人群中,一位老者端着一碗饭来到了德良的身边。

志愿者王正直:因为我们那边的风俗就是吃了家里边的饭再也不会走远了,不管是走多长时间回到家,60多岁的德良阿姨仍然是她母亲眼里的小女儿。

回家后,德良拉着父亲的手,问起家里的情况,挎着母亲的胳膊,看她穿的够不够暖和,还和亲戚邻居们聊起了家常。

志愿者罗其利:我问她你还认识这些人吗,她说认识呀,她说这个是我婶婶,这个是我妹妹,她都认识的,她跟我说布依语一点障碍都没有。

新梅惊奇地发现,在这里妈妈和人说话时不再用手势比划了,这里才是她本应属于的世界。

李新梅:第一感觉就是我妈有人和她说话了,真的。在这边她最多就是哦哦,她其实听不懂,她就装懂那种感觉,但是到那彻彻底底的好像正常说话。

新梅曾因为母亲的不同而受到的委屈,在回到姥姥家之后全部释然了。她在这里看到妈妈的生活习惯与姥姥如出一辙,看到小小的芭蕉、猕猴桃,看到布依族服饰上精美的刺绣,以前对母亲的不解,也都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志愿者罗其利:她绣的是基本上都绣的小鸟,还有蜘蛛,以前布依族不是崇拜这些鸟还有蜘蛛嘛,以前只有老一辈会绣。

对于志愿者们来说,能用如此短的时间帮助德良找到家,也多亏了她纯正的乡音和对家乡的深刻记忆。

志愿者黄德峰:她身上有很多传统布依族的文化,传承在她的身上,首先就是母语,如果德良阿姨她已经不会说母语了,因为这么几十年,如果她的口音发生了改变,那要寻亲起来绝对是很困难的。

寻亲群继续使用志愿者希望帮更多人回家

团聚的晚宴上,志愿者们唱起了布依族的传统民歌《知客调》,虽然已经为德良找到了家,但是他们的群没有解散,志愿者们希望继续帮助更多有需要的人,照亮“比侬”回家的路。

十几天的相聚后,德良还是回到了河南,这里也有她难以割舍的亲人。今天的晚饭有从贵州带回的饵块粑,家乡的食物总能让她体会到幸福的滋味。

母亲在慢慢变老,为了更好地与她交流,更好地照顾她,新梅现在开始学说布依语了。受志愿者的影响,她也加入了当地的公益组织。

李新梅:很多人问我,他说我的亲戚谁谁也找不到了,我说那你加我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