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感恩奋进向未来王先启山乡巨变处处新 - 安龙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安龙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感恩奋进向未来王先启山乡巨变处处新
TUhjnbcbe - 2023/8/23 19:43:00

40年风雨兼程,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如今过上幸福生活;从一台黑白电视机到现在5G通信;从出行困难到康庄大道,变化之巨,令人感慨良多。

我叫王先启,今年52岁,是黔西南州安龙县人。当过教师,在地方电视台从事过新闻工作,如今是安龙县档案馆负责人。作为土生土长的农村人以及拥有过多重职业身份,我对黔西南州40年来的发展变化有着比常人更深刻的体会。

生活方式的转变虽然潜移默化,但也有迹可循。黔西南州40年发展的光辉历程从每一个人的衣食住行娱方面之变便能得到最直接的体现。

王先启工作照刘朝富摄

年夜饭之变,从有什么吃什么到想吃什么就吃什么。20世纪80年代初,我一年到头能吃上肉的日子屈指可数。回忆起小时候家里过年,年夜饭总共就两道菜:一盘油炸花生米和一碗猪油渣,一家人就着猪油渣拌饭吃得那叫一个香。

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能吃饱就不错了,能吃上肉更是破天荒!

一碗猪油渣能珍贵到什么程度呢?我们村里有人去帮别人杀猪,回来后把杀猪用的刀放在盆里用清水洗干净,家里人就用那盆洗过刀的漂了些许油渍的水来做饭,也算是“开了荤了”。

故事从侧面反映了那个年代人们生活的不易。而如今的黔西南,经济社会发展已发生质的变化,全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亿元、年均增长10.2%,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二方阵,经济增速连续位居全省前列。百姓的生活水平飞速提升。去年除夕之夜,我家餐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年夜饭,各类凉、热菜,鸡鸭鱼肉应有尽有,大大小小10余道菜,我小时候梦寐以求的山珍海味现在成为家常便饭。

从过去有什么就吃什么,到现在想吃什么就吃什么,年夜饭的变迁,见证着40年来黔西南人民生活水平的巨大变化,见证了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儿时那一碗猪油渣拌饭却成为记忆美食。

居住环境之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土坯房变成了小洋楼,泥泞道路变成了宽阔马路,变化天翻地覆。

以前的安龙县农村,到处都是低矮的茅草房和土坯房,房屋内拥挤杂乱,甚至还不通电,屋外道路更是泥泞不堪,出行极为不便。那时候老家不通电,用的都是煤油灯。在墨水瓶里装上煤油,再放进一根棉絮做的灯芯,一个简易的煤油灯就制作完成了,它陪伴了我的读书时代。

如今的黔西南,盘兴高铁开工建设,万峰林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用,“五位一体”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城镇面貌焕然一新。开工建设金州大桥,改造棚户区,建成充电站、充电桩,新增城市公共停车位,建成36个新市民居住区、10个省级城市综合体和40个城市公园,城市建成区面积由.92平方公里扩展到平方公里。乡村建设美丽多彩。建成健身绿道公里、社会足球场50块、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个、新市民居住区文化服务中心45个,新增广播示范点工程28.8万户。

安龙县美丽村庄 刘朝富摄

文娱活动之变,幸福感不断提升。我爱看电影,以前,看一次电影要徒步十几公里到当时的白水河电站去看。那时候看的是露天电影,每次看完电影回来都是深夜了,走路都怕掉进沟里。

年买了黑白电视机后,我家里热闹了起来,每天都有许多村民来家里看电视,电视机一开就到深夜,直到电视转播停止后村民才离去。

去年年底,随着贞丰县小屯头猫MHz5G基站的开通,黔西南移动与黔西南广电网络公司首批共建共享的个MHz5G基站全部建成开通,实现了全州5G网络乡乡通,行政村通光纤和4G网络覆盖率达%,建成5G基站个,出州带宽由G提高到G,百姓对美好数字生活的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经济社会数字化迈向崭新台阶。

黔西南的发展日新月异,黑白电视、露天影院都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取而代之的是手机短视频、数字电影院的崛起,闲暇之余去电影院看场电影已经成为了黔西南寻常百姓的娱乐项目之一。

就业方式之变,收入更稳定。以前村里的年轻人外出务工,没有亲戚朋友介绍,根本连去哪里打工都不知道。现在政府直接和需要劳动力的企业对接沟通,然后再统一招聘务工人员,特殊时期还有免费专车接送,工作稳定,收入还有保障。不仅如此,政府有关部门还会定期组织技能培训,让务工人员学一门技能靠手艺吃饭。

我认识的一个人叫张天坤,以前常年在外打工,由于文化水平低下,又没有一技之长,虽打工多年却没攒下什么钱。去年我们县就业局免费进行挖掘机技能培训,他就去报名学习,从培训班顺利结业后人力资源部门把他推荐到省外的一个建筑公司上班,现在每个月工资六七千,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

黔西南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围绕“外输、内拓”两手抓总思路,相继出台多项就业保障措施。下发《工作提示单》,针对性指导各县(市、新区)抓细抓实稳岗就业工作。出台《聚焦“进出返留”服务保障务工人员返岗就业工作方案》,人社、交通、公安等部门通力协作,通过包机、包车、包专列、集体自驾和专线客车等方式,帮助群众外出务工返岗就业18.31万人,新增外出务工1.78万人。

与广东省惠州市签订州、县两级合作协议8份,在惠州市挂牌成立劳务协作站8个,惠州市在黔西南州建立用工储备基地9个,通过东西部协作,帮助农村劳动力稳定就业3个月以上人,全州实现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34.01万人。

目标明确,政策有力,黔西南州在持续增强民生福祉方面铆足干劲,下足功夫。立足当下展望未来,40年不是完结,而是新的开始,未来,我坚信我们的生活会变得更加美好。

■成就展示

截至年底,黔西南州城市(县城)建成区面积为.75平方公里,城市道路长度4.61公里,建成区路网密度为8.48公里/平方公里,建成区道路面积率18.39%。年末,全州城镇常住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39.8平方米,与全国平均水平一致。

40年来,黔西南州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7亿元、年均增长10.2%,经济总量进入全省第二方阵,经济增速连续位居全省前列。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8%、10.3%,常住人口城镇化率预计达到48%。

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达公里,公路通车里程达2.26万公里,水运通航里程达公里,盘兴高铁开工建设,万峰林机场新航站楼建成投用,建成燃气管网.84公里,“五位一体”综合交通体系初步形成。行政村通光纤和4G网络覆盖率达%,建成5G基站个,出州带宽由G提高到G。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实施各类教育项目个,新(改、扩)建幼儿园所、中小学学校所。医疗短板加快补齐。医院、州妇幼保健院新院区、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和10个县域内医共体。民生网底持续筑牢。

建立劳务协作站23个,创建充分就业社区个,实现城乡就业21.55万人。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医疗保险参保率逐年提升,农村低保、城市低保实现应保尽保,临时救助实现应助尽助。建成养老机构和养老设施个、养老床位张。

整理/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谭支乐

编辑宋洁

编审陈俎宇

1
查看完整版本: 感恩奋进向未来王先启山乡巨变处处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