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陈家松(右一)帮助即将实施旧房修缮的农户转移粮食
龙山镇位于安龙县的最北面,离县城40公里,少数民族占比83.6%,虽地处安龙、兴仁、贞丰三县结合部的黄金位置,但因交通设施薄弱、群众观念落后、产业零星规模小等原因,这个总人口户2.8万人的镇贫困发生率曾达24.5%。
8个贫困村、户人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如果简单换算一下,在龙山每遇到4个人,其中可能就有1个是扶贫对象。这一串数字日夜萦绕在我的心头,我和班子下定决心,一定要让龙山镇“贫困村全部出列,贫困户全部脱贫”!
陈家松(右一)到村卫生室了解诊疗情况
当时我最焦心的是部分群众住危房、住老旧房的问题,没有什么比让群众住上安全住房更重要了。至年底,通过农户自建、村级组织工程队统建的方式,全镇栋危房全部实施了改造,不符合改造条件的栋老旧房也完成了透风漏雨整治,全面消除了人居住房安全隐患,实现“不安全房子不住人”。
发展教育,实施“志智双扶”,是实现贫困群众拔掉穷根、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根本之策。脱贫攻坚期间,龙山镇累计对建档立卡户高中、中职、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进行全覆盖资助,“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
陈家松(左一)走访群众了解看病就医的情况
“一人得大病,全家受拖累”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家庭的真实写照。龙山镇致力于提升医疗保障水平,加大城乡合作医疗保险的覆盖面,对贫困户实现%全覆盖,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服务等措施,让群众能够“看得上病、方便看病、看得起病、看得好病、防得住病”,确保“健康有人管,患病有人治,治病能报销,大病有救助”。
我一直认为,要带动贫困户稳定脱贫,就得从产业发展入手。在充分了解龙山整体情况后,我和班子成员认真谋划,按照产业发展“八要素”,发展温氏生猪、能繁母牛、土鸡、商品鹅养殖,以及食用菌、林下菌、精品水果、绿茶、薏仁米、优质蔬菜、特色稻(小红香米)种植等长短结合的种植养殖产业,一方面壮大了贫困村村级集体经济,另一方面带动了在家劳动力的创业和就业。
陈家松(左一)现场研判“危改”
“老黄,易地扶贫搬迁是党和国家的好政策,住好房子、还方便就业”自从结对帮扶黄开庄后,我便反复做他的工作。最终,在多次的政策宣传和思想动员下,黄开庄搬迁到了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五福小镇。“陈书记,最近我在附近的林下菌基地割草,一天可以有七八十块。”黄开庄在搬迁找到了工作,他高兴地打电话告诉了我。当听到这个消息,我的心里更是感到无尽欣慰,因为“十三五”期间,龙山共易地扶贫搬迁了户人,他们和黄开庄一样,从根本上改善了居住环境生产生活条件。
陈家松(左一)到搬迁安置房走访黄开庄户
时光荏苒,至年底,龙山镇8个贫困村全部实现出列,户贫困户全部脱贫,这串萦绕在心头的数字变成了欣慰与光荣。但我知道,使命仍未结束,因为这户的脱贫巩固工作正刚刚开始,责任依旧重大,我们依旧在路上。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庞博刘朝富整理
编辑孙远铭
编审杨仪韦一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