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加油这个词,原来加的是桐油 - 安龙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安龙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问答 » 加油这个词,原来加的是桐油
TUhjnbcbe - 2023/10/11 15:58:00
大型白癜风公益 http://m.39.net/disease/a_5796518.html
看球时,我们喜欢大喊“加油”,给球员们鼓劲儿。别人遇到困难时,我们也经常说“加油”,鼓励别人走出困境。有人就说了,“加油”的本意是给车或机器加燃料油,在别人遇到困难时说加油,岂不是“火上加油”了?“加油”这个词,真的不能这样用吗?外国有“加油”吗?有人考证认为,“加油”这个词属于舶来语,是“赛车之父”——意大利人恩佐·法拉利无意间创造了这个词。这个说法应该是不对的。年,北京举办奥运会的时候,很多外国记者曾向中国人咨询,“加油”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们根本没有听说过类似的鼓励说法,直到年10月,中式英文addoil才被牛津词典收录。世界各国在比赛现场呼喊的类似“加油”的鼓励词语,含义都不相同。如俄罗斯版“加油”含义是“万岁”,英国版含义是“尽力向前”,西班牙版含义为“上”,意大利版含义为“永不言败”等等。没有一个国外版本的“加油”,有真正“加油”的含义。张锳添灯油劝学“加油”一词的来源众说纷纭,但在多种说法中,最温馨的说法出自清朝举人张锳“添灯油劝学”的故事。道光年间,张锳在贵州兴义府(今天的黔西南州安龙县)做知府。为官期间,张锳非常注重教育事业,每天午夜交更时分,便派出两个差役,一个提着灯笼,一个挑着桐油。他们见哪家亮着灯光传出读书声,便停下脚步站在门前高唱一声:“府台大人给相公添油啰!”读书人开门后,差役便把一勺桐油舀进读书人的灯盏里,临走还要说:“府台大人祝相公用功读书,早取功名。”随即又向另一户亮着灯光、有读书声的人家走去。张锳在兴义府为官十四年,兴义府学风日盛,人才辈出,先后考取进士3人、举人30人、贡生人。而他的儿子就是晚清四大名臣之一的张之洞。张之洞(图片来源:安龙张之洞纪念馆)原来“加油”这个词从一开始,就有着鼓励奋进的意味。经过历史的积淀,“加油”逐渐超越其”添加灯油“的本义,成为了鼓励别人的常用词。所以当别人遇到困难时,就给他加油吧。这一勺“桐油”,可能就会成为他黑暗中的一盏灯火。《舞千年》中的杜甫除了“加油”以外,还有很多常用词,你未必知道它的来历。“借光”有什么来历?《战国策·秦策》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一群姑娘总是在晚上凑到一起做针线活儿。其中有一位姑娘家境贫寒,买不起灯烛,其余的姑娘嫌弃她,说她爱占小便宜,不想和她在一起。这位姑娘就对大家说:“我虽然买不起灯烛,但是我每晚都比别人先来,把屋子打扫干净,把坐席铺设整齐,让大家一来就能舒适地做活,这对你们多少也有些方便。你们的灯反正是要点的,借给我一点光又有什么损失呢?”姑娘们觉得她的话有道理,便把她留下来了。后来,“借光”一词便成为人们之间寻求帮助的礼貌性用语。“小时”从何而来?其实,“小时”是从“大时”引申而来的。在中国古代,人们是用“铜壶滴漏”的方法计时的。根据天文历法的演算,人们把一昼夜分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十二个时辰。可以看出来,一个时辰其实相当于两个小时。所以,当钟表刚刚传入中国时,就有人把一个时辰叫做“大时”,一个钟点称为“小时”。后来,随着钟表的普及,“大时”一词就消失了,而“小时”却沿用至今。发生争执为何叫“抬杠”?“抬杠”一词起源于民间的一种风俗。正月十五闹元宵时,有些地方通过举行一种叫“抬杠会”的花会,来表示对元宵节的庆祝。“抬杠会”的具体流程是这样的:很多人抬着一根木杆,大木杆的一头安一把椅子,椅上坐着一个穿红袍、戴纱帽的丑官。这位丑官的职责就是随机应变回答逛花会的人的问题。即便观众提那些稀奇古怪的问题,丑官也要能应答自如。提问的和回答的有时还会互相争论,逗得大家哈哈大笑。时间一长,人们就把这种互相争辩的对话形式,叫成“抬杠”了。什么是“名堂”?明堂是上古时候帝王会见诸侯、接见长者的地方,但具体怎么建造,失传已久。唐朝时,武则天让大臣各自上书献策,谈谈明堂到底是什么样的。没过多久,有人写了《黄帝明堂经》三卷献给武则天,上绘有巍峨的正殿,四面清水环绕,非常豪华。武则天看后很高兴,准备照此动工。正直的大臣刘允济怕修造明堂劳民伤财,就写了一篇《明堂赋》,讥讽那人不知搞的什么“明堂经”,纯属子虚乌有,胡说八道。武则天看了深为赞许,就没照着那所谓的“明堂经”去造“明堂”。不久,这事流传开来。由于“明”和“名”的读音相同,而“名堂”又能表示“有名的明堂”这样的意思,所以“明堂”慢慢地写成了“名堂”。而搞名堂也就成了故弄玄虚的代名词。为何用“汗青”指代史册?文天祥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名句,其中“汗青”一词代指史册。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在造纸术未被发明之前,古人著述都是刻写在简牍或书写在绢帛上。简是竹简,牍是木牍,二者原料不同。汉代刘向的《别录》说:“杀青者,以火炙简令汗,取其青易书,复不蠹,谓之杀青,亦谓汗简。”“汗青”的本意,就是“使简(青)出汗”。简牍在用竹木加工成条状平面物之后,需经烘烤去水分,方可用于书写。造纸术发明之前,史书是用简牍韦编成册的,必先经过汗青工序,所以用“汗青”代指史册。还有哪些常用词其实背后有着趣味的历史知识呢?请在评论区告诉河大卫吧!来源:汉周读书、天眼新闻、茂名人社
1
查看完整版本: 加油这个词,原来加的是桐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