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建州40年来,安龙县委县政府带领全县人民开拓创新,砥砺前行,取得了辉煌成就、换来了城乡巨变。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安龙县将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牢记嘱托闯新路,满怀信心向前进,奋力绘就“加油安龙、美美与共、高质量发展”的崭新画卷。
一
在笃山镇坡老村,正在修建的六安高速与安贞公路、通村路、通组路相互交织,四通八达的路网,仿佛一条条缎带,装点在充满希望的乡村大地,撑起了农民增收、乡村振兴的新希望。
坡老村村民梅祖元高兴地说:“现在产业发展起来了,水、路、电等基础设施也搞好了,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
“家住山窝窝,出门就爬坡”“只见姑娘往外嫁,不见媳妇来落脚”……这是当地上世纪80年代曾经流传的顺口溜。坡老村属典型的喀斯特深石山区,山多林少、石多土少,交通不便,水资源缺乏。近年来,乘着脱贫攻坚的东风,在相关项目资金的支持下,全村的道路交通、电力通信、人畜饮水等得到了彻底改善。
“以前,水不通、路不通,喝水要走两公里多的路去挑,养一头猪要请10人至20人抬去卖。现在,家家门口通水泥路,水龙头一开,水就哗哗哗流出来了。”梅祖元感慨道。
“十三五”以来,安龙以脱贫攻坚为抓手,建成饮水安全项目个,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均在99%以上;建成农村道路余公里,实现建制村%通硬化路,实现通组串户路全覆盖;建成通信基站个,行政村宽带、4G网络覆盖率%。
二
夯基础,补短板,兴产业。随着基础设施和生产条件的不断改善,安龙县立足自身优势,围绕“农业现代化先行示范区”建设目标,按照“一稳一主六特”的“”产业布局,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持续抓好食用菌主业,大力发展烤烟、蔬菜、精品水果、茶叶、中药材、畜禽养殖特色产业。对比以往,不仅传统落后的耕作方式逐步被机械化取代,农业产业也由“小、散、弱”向“特、精、优”快速转变。
“上世纪80年代全部是用牛来耕作,我们这个坝子从插秧开始到插秧结束,差不多要两个月的时间。”招堤街道海庄村科技副主任赵益说,现在机械化种植,1小时左右就可以犁完地,省时又省力。
海庄村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借助这一优势,该村全力做活“坝区”文章,采取“稻+N”轮作模式,提高土地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进一步鼓起群众的钱袋子。
招堤街道办事处副主任韦永澜说:“通过‘稻+N’的模式,种植蔬菜、小麦、油菜、食用菌等经济作物,土地的利用率提高了,产出率提升了,同时增加了老百姓的收入。”
三
奋进40年,旧貌换新颜。随着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区位优势不断凸现,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安龙县持续加大历史人文资源的挖掘整理,加快推进景区景点的提质升级。
招堤景区荷花种植面积从上世纪80年代初期的50亩,发展到现在的余亩,形成了绵延十里的荷塘美景,不仅成功申报为国家湿地公园,还获批国家4A级景区。同时,通过不断挖掘“加油”文化,提升景区的文化内涵,建设了加油文化公园,即丰富了旅游业态,又助推了全县旅游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安龙县加油文化公园规划范围为半水广场及周边绿地区域,总面积约67亩,具有水园共融、文旅互动、游娱兼具的特点,自今年1月开园以来,受到广大市民和游客的青睐,大家纷纷携亲带友来此“打卡”消费,赏美景、品美食、感受安龙“加油”文化。
依托资源禀赋,安龙在绿水青山的“底色”下加快转型,深入推进新型工业化,实施工业突破工程,紧盯“五电两石一煤一轻工”等重点产业,大力实施工业倍增行动,抓实产业园区建设、新型建材产业、特色轻工产业、基础材料产业、基础能源产业,着力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经济优势。
从年建州至今,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增长倍,农业增加值增长68倍,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倍,社会零售品销售总额增长倍,固定资产投资增长倍,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倍,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4倍、倍。
在新的发展阶段,安龙县将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机遇,聚焦“加油安龙、美美与共、高质量发展”目标,全力以赴抓产业强支撑、抓投资夯基础、抓增收保民生、抓改革增活力、抓治理优环境、抓稳定防风险、抓作风保落实,推动全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文/图安龙县融媒体中心)
来源:中国黔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