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丰收的喜悦洒满希望的田野黔西南州纵深 - 安龙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安龙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地理 » 丰收的喜悦洒满希望的田野黔西南州纵深
TUhjnbcbe - 2024/4/4 17:17:00

8月6日,群众在安龙县龙山镇纳赖村的辣椒种植基地转运刚采摘的朝天椒。刘朝富摄

丰收了!

浙江宁波的收购商应耿超来回奔走在望谟县油迈乡纳王村,“恨不得自己多长几双手脚”将芒果收购完毕。“新鲜,汁多,香甜,油迈的芒果在宁波供不应求,收得越多越好。”

丰收了!

贞丰县今年采收的吨生花椒进入顶罈椒业有限公司等企业的生产线,夜以继日被打造成花椒油、花椒粉等产品。“我们现在有了品牌效应,目前的销售订单合同已经达到了多万元。”顶罈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闵芳卿干劲十足。

丰收了!

义龙新区林下菌项目云屯基地种植的亩黑木耳和白背木耳全面开采,大量上市。万屯镇阿泥社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甘石凤天天到基地采摘木耳,忙得不亦乐乎。“我们5月份就来做工了,一天能挣百把块钱。以前在老家没什么事情做,现在搬出来,还在家门口找到活路干咯。”

黔西南的初秋,一派丰硕的山野。

但,黔西南的丰收,不仅仅在于秋天。

位于南北盘江流域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的黔西南,早在春夏之交,就开始迎接一茬接一茬的瓜果飘香。

红嫩娇人的樱桃、汁多酸甜的杨梅、青翠爽口的四月李、个大味美的西瓜、精致鲜香的蓝莓、人气高涨的苹果蕉、香甜可口的芒果、回味无尽的百香果、清新怡人的柠檬、营养丰盛的八月瓜……你方唱罢我登场,释放着喀斯特山区山地特色农业的活力,也见证了金州大地农村产业革命如火如荼,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突破性进展。

近年来,黔西南州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坝区建设为抓手,向山地要潜力,向市场要效益,持续深入推进农村产业革命,紧扣“八要素”,落实“五个三”,加快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六个转变”。

农民在安龙县龙山镇北乡村蜂糖李种植基地提蜂糖李。刘朝富摄

从“小、散、弱”迈向“大、强、优”,向产业革命要惊喜

在全域皆山的喀斯特地区黔西南,长久以来,农业产业普遍“小、散、弱”。

年2月,省委在脱贫攻坚关键时期,采取超常规的举措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火热展开。

黔西南州顺势而为,乘势而上,在尊重农民意愿基础上因地制宜选取替代产业,带动大批农民摒弃传统的农耕习惯,站立产业革命潮头,共享革命获得的成果。

“年,黔西南州完成低效农作物调减面积57.5万亩,大力发展茶叶、食用菌、蔬菜、精品水果、中药材(含石斛)、生态畜禽、生态渔业、薏仁、油茶、烤烟十大特色产业,十大特色产业覆盖带动10.95万贫困人口增收。”黔西南州农业农村局局长徐祖荣说道。

年的春天,是危机和生机并存的时节。黔西南州委、州政府坚持疫情防控与生产两手抓两不误,聚焦新增30万亩低效作物调减任务,通过签订《目标任务确认书》,压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责任,引领群众应调尽调,让茶、食用菌、精品果业、中药材、蔬菜等十大特色优势产业全面落实到田间地头。

同时,按照“稳规模、提质量、强龙头、带农户、促增收”的产业发展思路,通过“走出去、引进来”的方式,积极引导和多方帮助组建各类龙头企业家,着力发展“短、平、快”产业,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现代农业发展模式,通过以销促产、产销联动,努力实现销售有渠道、企业有效益、农民有增收。

采取“园区+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市场运作模式,打造一批具有黔西南特色的“生态品牌”“特色品牌”和“原产地品牌”,推动现代农业产业向“特色产业化、产业区域化、区域规模化、规模科技化、科技规范化”目标迈进。

今年上半年,黔西南州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增长5.9%,排全省第2位。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园林水果产量比上年同期增长25.3%,中药材产量增长20.8%,茶叶产量增长12.9%,蔬菜产量增长12.3%,林业、渔业总产值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3.1%和6.6%,农村产业革命纵深推进。

安龙县国家科技农业园内,群众正在采收哈密瓜。刘朝富摄

从坝区产业到林下经济,向山地要潜力

在黔西南州,面积超过亩的坝区共有个。

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黔西南州按照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结合实际大力推进亩以上坝区产业结构调整,将个坝子全部被编号入册,分别由相应州、县级领导一一对应、包保负责,产业规划落到图斑、落到田间、落到人头,大力推动经济价值高、收益见效快的优势产业规模化发展。

晴隆县光照镇东方红坝区余亩平坦开阔的土地上时时人头攒动、机械轰鸣,白花菜、青花菜、辣椒、茄子等蔬菜轮番上市,完成了“保贵阳兼粤港澳大湾区”蔬菜供应任务,带动群众增收致富效果明显。贫困户朱如祥在坝区负责搬运货物,妻子收割蔬菜,儿子参与种植,一家人月收入超过1万元。如期摘掉贫困“帽子”不成问题,朱如祥心里高兴,浑身有劲。

截至7月15日,全州个坝区农作物种植(在田)面积(含复种、轮作)24.52万亩,坝区入驻县级以上龙头企业家、农业专业合作社家;带动农民26.63万人,其中贫困人口3.62万人。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紧紧围绕“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以超常规举措推动林药、林禽、林畜、林菌、林蜂等种养特色产业快速扎根盘江两岸,加快实现裂变发展,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出更深刻的注解。
   

立秋后,册亨县弼佑镇13.6万亩油茶树上,红红的油茶果挂满枝头,丰收在即。

弼佑镇因地制宜,积极探索林下产业链,不仅发展林下养殖土鸡产业,还引进企业发展林下鸡菇、松茸、灵芝、鸡腿菇、黄精、芍药、重楼等菌药产业,走出了“一棵树”“一只鸡”“一味山珍”绿色经济发展道路,拓宽群众增收致富的渠道和途径。

过去,连绵不断的大山是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障碍。如今,林地成为山区群众发展增收的“聚宝盆”。

截至7月17日,全州完成林下菌药种植7.39万亩,累计用工量28.08万人次。据悉,黔西南州今年规划实施林下菌药产业11.33万亩,其中,“短、平、快”的林下菌已经开始采收,为确保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奠定坚实基础。

从西南山区到全国各地,向市场要效益

立秋后,再有半月,望谟县的早熟板栗便将陆续进入采摘期。

打易镇边王村板栗种植大户岑仕峰丝毫不着急,今年板栗产得好,也会卖得旺。

原来,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和贵阳市云岩区定点帮扶下,边王村用好电商这一销售模式,找到了产业发展突破口,实现产销两旺。

“我们利用资源和渠道优势,创新打造线上‘扶贫商城’,线下‘以购代捐’‘以买代帮’的方式,推出‘1元购’‘本地优惠’以及直播带货主题扶贫活动,助力更多的农产品走出大山。”农行宁波分行精准扶贫“双百”交流干部陈耀杰说。

自去年“扶贫商城”上线以来,望谟八步紫茶、芒果、盘江黄牛肉、菜籽油等农产品纷纷入驻。今年1月至6月,贵州光秀生态食品有限责任公司在“扶贫商城”平台总扶贫交易额达10万余元。

过去,黔西南州农特产品销售有四难:出山难,稳定价格难,打通销售渠道最后一公里难,增加农民收入难。

随着直播、众筹、定制等电子商务新模式的启用,全州境内蔬菜、板栗、薏仁米、茶叶等系列累计10万余种优质农特产品正插上互联网的翅膀,实现快速出山,成为破解这些销售难题的有力手段。

据黔西南州商务局局长刘华介绍,一季度通过各类电商直播,帮助全州65.8万斤蔬菜、80多万斤水果销售到广东、浙江、北京、上海等地。6月7日,该州成立贵州首家直播电商基地,仅1个月即实现直播销售额达2万元。

线上销售火爆,线下销路也得拓展。

黔西南州全力推进农产品“十进”工作,充分发挥贵阳大市场作用衔接省内市场,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工程,加强以宁波、浙江为重点的东西部消费扶贫协作,构建可持续发展的产销对接新合作模式。

今年上半年,义龙新区深入推进“黔菜入粤港澳”扶贫协作产销对接,助推脱贫攻坚,位于德卧镇白水河村八光海子的金州出口蔬菜基地,吨高端新鲜蔬菜销往“粤港澳”大湾区,种植企业和农户增收.79万元。

为确保农产品“产得出”“销得掉”“价格好”,黔西南州精准掌握全州农产品产销数据,建立州、县、乡、村农产品销售分级负责机制,健全农产品销售监测预警机制,完善线上线下应急收购体系, 完善全州产销对接联动体系,通过以销促产,推动产业集群成链融合发展,带动群众持续稳定增收。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宋洁

编辑彭芝莉宋洁

编审陈俎宇

1
查看完整版本: 丰收的喜悦洒满希望的田野黔西南州纵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