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驻村几年来,虽然我所经历的事情多得跟本数不完,但我们田湾组老吴家发展高粱的事却是其中最值得被提及的一件!
今年1月5日傍晚时分,那天我到田湾组农户家走访,准备返回村委会的时候,身后传来了一个急促的喊声:“小杨同志,等一下!等一下!”
我转身看去,只见烟雾朦胧的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向我快步跑来,来到近前我才认出是田湾组村民老吴。
“老吴!这么着急,有什么事吗?”我问道。
“我想……我想问一下,今年村里还有高粱种吗?我今年还想种高粱!”老吴气喘吁吁地说。
“有啊!但要先报名,并把要多少亩的也报一下!到时由公司统一配送。”
“好,我报名,我要10亩。”老吴一本正经地答道。
“你家以前不是死活都不愿种的吗?怎么了?想通了?”我微笑着戏谑问道。
杨锡栋(左二)入户走访
老吴露出腼腆的笑容,用手挠了挠头,极不好意思地说道:“都是我们不好,现在我们知道你们都是为我们好啊!现在我心里有底了!不瞒您说,去年我家光种高粱一项就挣了差不多两万块!”
看着他脸上绽放出自信的笑容,我心里也跟着甜了起来。在返回村委会的路上,我的思绪一下子回到两年前。
万家店村石多土少、人多地少。群众根深蒂固的种植玉米的思想观念给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带来极大阻力。
年元月,为使万家店村的老百姓真正富起来,经过多方比选,我们确定把适合本地发展的高粱作为调整产业结构的主攻方向,由公司提供种子保价回收,确定了63户农户在村级合作社的统一调配下进行集中连片种植。
吴良树家就是其中之一,他家也是土地最多、最集中的一户。
通过实践,种植高粱产值比种玉米强两倍以上,那年仅种植高粱收入超过1万元的群众就有10多家。
杨锡栋(中)入户走访同群众交流
近两年老吴家的收入上去了,脸上的笑容也多了,不仅如此,他家也成了我们村种植高粱的义务宣传员和义务技术指导员。在他家的带动下我们村选种高粱的农户从原来的63户变成了现在的多户,种植面积也由原来的多亩发展为现在多亩。
今天的天气虽然阴郁寒冷,但我却觉得心中充满了温暖的阳光……
杨锡栋,男,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安龙县疗养院办公室负责人。
通讯员张永方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朝富整理编辑朱登芳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