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安龙那些让人牵肠挂肚的美食,你都吃过吗 - 安龙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安龙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安龙那些让人牵肠挂肚的美食,你都吃过吗
TUhjnbcbe - 2024/2/17 15:57:00
治白癜风那家医院最好 http://www.jk100f.com/baidianfengzixun/baidianfengjiankang/m/4511.html
<

安龙县境内多山,属“喀斯特”地貌地区,海子、坝地星罗棋布,冬暖夏凉,素有小昆明之称。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山川秀丽、十里荷塘名扬海内外,物产资源丰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古城,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情。

山灵、水秀、洞奇、古迹众多、富饶肥沃的土地、淳朴的民风、厚重的历史文化是安龙各族同胞世代引以为自豪的宝贵财富。这里居住着勤劳、善良、朴实的汉、布依、苗、回、彝、满等各民族同胞、有着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近年来,随着安龙旅游业的发展,许多外地游客慕名到安龙旅游,不仅对安龙的秀美风光流连忘返,更对安龙的小吃赞不绝口。

01

秀屏红油剪粉

古城安龙历史悠久、山水如画、人杰地灵,这四季如春的边城,从古夜郎国沿革至今,传承许多饮食文化,其中许多名优小吃,经历过多少朝代,被称之为黔西南特色名优小吃的安龙红油剪粉经历了多少岁月,名声遍及省内外。

曾记得太史巷李孃孃家的红油凉剪粉、豌豆凉粉、荞凉粉、米凉粉,马家坝小和尚的红油凉剪粉这些都是我们儿时最喜爱的小吃之一。

而今经过漫长的岁月,流传至今的要数安龙老字号秀屏红油剪粉,该店的传承人刘琪秀家居古城马家井,她13岁时就跟着父母学做剪粉,每日鸡叫二更天,就得起床帮助父母添磨、烧火,到马家井担水等杂活,经过多年的磨练,刘琪秀终于接过父母的制作红油剪粉的手艺。46年来一直亲自加工、摆摊销售红油剪粉,改革开放后,她租房开起了秀屏红油剪粉店,距她祖辈至今,刘记的红油剪粉传承已有近百年历史。

刘琪秀创办秀屏红油剪粉,制作工艺从原始工艺不断创新,其特点是坚持手工制作,所用原材料采用本地优质原生态上等食料。

秀屏剪粉的主要原材料选用本地种植的大米。

秀屏的红油剪粉皮洁白、剔透、光滑、稻香,吃着油而不腻,皮薄而又十分有柔性,有它独特香辣,非常爽口,味道纯正。

秀屏剪粉主要选安龙特产的桂曹大米,放清水中浸泡数小时后,用传统石磨磨成米浆,勾兑好秘制的熟芡、水质必须是安龙的泉水。将磨好的米浆放入圆形的打上猪油的铁盘中蒸熟,蒸成薄或厚的粉皮、然后挂于竹竿之上晾凉即可。加工好的剪粉米皮有厚薄两种,洁白如雪,柔韧而筋丝较好,且不易断裂。

薄的米皮在食用时都使用专用的剪刀将米皮剪成小条状,所以自古以来称之为剪粉。曾有人将安龙所产大米带到贵阳、北京等地,想制作剪粉,但却没有成功,主要是因为缺少安龙纯正的泉水。

秀屏剪粉在食用时加上极其特殊的佐料,其主要有姜蒜沫水、熟酸茄果汁(西红柿)、花椒油、葱沫、香菜沫、自制酸菜、熟绿豆芽、熟韭菜、油炸酥黄豆、酱油、甜酱水、香油、香醋、盐、折耳根等安龙土味调料,秘制红油辣椒,加入这些味道独特的佐料是必不可少的,一碗柔嫩顺滑可口的红油剪粉让你真正感受到荷城舌尖上的美味,秀屏红油剪粉让过往的食客百吃不厌、流连忘返、回味无穷。

02

孙记瓦饵糕

原坐落于古城广东街十号的孙记瓦饵糕加工作坊,制作的瓦饵糕是闻名贵州的传统糕点之一。因城市改造现已搬迁于泓福小区内。孙记瓦饵糕特殊的制作工艺,起源于明末清初时期孙朝访的曾祖母。明末永历帝迁安龙时期,南明皇帝的嫔妃、皇子们常将瓦饵糕作为美食,经常派佣人从西关街到位于钟鼓楼的孙记作坊采购瓦饵糕,以享其甜糯软香的美味。

孙记瓦饵糕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发扬,现已成为黔西南州独特的风味美食之一。

安龙孙记瓦饵糕始终秉承传统制作工艺,精选本地方优质大米,继承传统的古法制作工艺。采用安龙独特的古法制作的府糖(红糖,安龙坡脚小作坊所独产红糖)为主要原材料,经过细致的淘米、泡米、磨浆、发酵、兑浆、蒸制五道主要工序,以竹编碗状型模具盛装米浆蒸制而成。每当瓦饵糕蒸熟出锅时,清香四溢、糕体色泽黄润、外型饱满、整个油润光洁,糕内层小眼孔横竖相连成蜂窝状,均匀有序,入口松软香甜、独具风味。

孙记瓦饵糕作坊在其祖辈传承至今,秉承祖训、诚信经营,保持原生态的生产加工工艺制作,从竹编模具到土陶酵缸,采用本地优质粘米,古法制作的红糖,全部原材料都是精细选用。

坚持严格卫生管理及原材料的选购,就古法制作的红糖一项就需要烘干、熬制、过滤去浊等多道工序。

孙记瓦饵糕因经营制作工艺的独特和诚实守信,名声远扬,远销全省各地,每天定购的数量剧增,供不应求。

03

安龙饵块粑

据老辈人传说,明洪武年间改土分流,大批移民从江西、福广迁居于贵州南北盘江一带,在这些迁居人群中,有一支素有“水稻民族”之称的布依族,选择了山清水秀、气候宜人、土地肥沃的安龙定居。他们勤劳、善良,世世代代以农耕为主。在种植水稻时发现了一种叫红壳晚稻的品种,这种晚稻通过几道工序的加工,做的粑粑非常香糯,且有携带和保存的特点,觉得很珍贵,所以在安龙把打饵块粑过年属于当地流传至今的风俗活动之一,流传至今,童谣唱:“饵块香、饵块甜、打好饵块就过年!”每到春节前夕安龙家家户户都购买本地独特的“红壳晚稻米”打成枕头状的饵块粑,熏制香肠腊肉、尿包肉,包上枕头粽子,迎接新春佳节的到来,这就是安龙民间过年、辞旧迎新不可缺少的浓浓年味。

安龙饵块粑的制作,其主要采用本地所产优质红壳晚稻米,经用安龙的泉水经冷水泡一天淘洗,滤水上甑蒸熟后倒出凉散,这是蒸第一道工序,然后再倒入清水中湿透后,捞出上甑蒸透后,这是第二道工序,然后倒入石碓中来回翻捣至不见米粒为止,捣好后,搓揉成枕头形状,放竹筛中凉至两天后。收汗,可放至泉水中泡数月备用。

饵块粑的美味在于柔软细嫩、光滑爽口、香气怡然、风味独特,它是安龙人待客的名优美食之一。安龙饵块粑其食用方法有多种多样:一种是切成两寸长细丝或薄片,加红糖、甜酒煮食;另一种是切成片烤来蘸蜂蜜或水豆豉辣子蘸水食用;还有一种是切成两寸长麻线细丝,加香肠丝、鱿鱼丝、腊肉丝、虾仁及油菜苔粒或牛干粑丝一起翻炒,淋上少许酱油、甜酒酿、胡椒粉,滋味更加醇美;也可将饵块粑切成两寸长条状荫干存放,用菜油炸至金黄香脆,是一道下酒的美味佳肴。

04

安龙詹记沙糕

安龙詹记沙糕的历史已有两百多年了,在两百年前,詹记沙糕原是安龙北门坡黄姓人家所生产出售的一种小吃,经过时代的变迁,沙糕的制作第六代传承人黄礼淑因年岁已高,决定将其制作工艺传承给其子詹从新,并举行了隆重的拜师学艺之礼,并请族中长者作证,按照当地风俗,黄礼淑坐于中堂之上,其子詹从新跪拜,一鞠躬,答谢父母养育之恩。二鞠躬,感谢父母细心教导之恩。三鞠躬,感谢母亲传授沙糕制作工艺之恩。经三道礼仪后,詹从新接过母亲传授制作沙糕的手艺。从此詹从新于钟鼓楼下摆摊每天出售詹记沙糕。

詹记沙糕的制作原材料主要是安龙特产的优质糯米、香米、土产红糖、苏麻、芝麻等材料。经过几道工序:一、先将糯米、香米淘洗干净,磨成粉,用箩筛将米粉筛选过备用;二、将苏麻、芝麻筛选,淘洗干净、晾干、炒脆捣成粉状;三、将土制红糖(安龙坡脚土制蔗糖)熬制、过滤去浊等多道工序。四、将米粉放于特制木模中,中间放入配制好的糖浆。五、上特制的锅中蒸至半小时,即出锅,一箱香糯四溢、糕体洁白、方正光洁、入口松糯香甜、独具风味的沙糕制作完成。

詹记沙糕经过几代人传承,现在由詹明翠、李佳敏两姑嫂接过祖辈们传下的宝贵经验,采用原生态食品材料制作的沙糕。(文/图王培民胡连超)

END

#文体旅融合高品质生活

#康养胜地人文兴义

来源:中国黔西南

1
查看完整版本: 安龙那些让人牵肠挂肚的美食,你都吃过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