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从人民教师到移民干部,从“门外汉”到“内行人”。八年时间,安龙县水库和生态移民局职工黄成明在易地扶贫搬迁中,形成了一套自身边工作、边摸索、边总结的“三边”工作思路,同事们都说他是——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百事通”
“易地扶贫搬迁工作有难题,就去咨询黄成明。”日常工作中,同事们这句不经意的话,是对黄成明业务能力的认可,也是他不断追求进步的动力。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国“十三五”时期易地扶贫搬迁典型案例的通报》中,黄成明荣获“‘十三五’奋进易地搬迁干部”称号。荣誉背后,是他无数个日夜的辛勤付出和出色的工作成绩。
黄成明(右一)进村入户宣传易地扶贫搬迁政策。
年11月,原本是一名中学教师的黄成明以优异成绩考入安龙县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工作。新的工作环境让他充满期待的同时,艰巨复杂的移民工作也让他倍感压力。
脱贫攻坚战打响以后,易地扶贫搬迁成为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作中最难啃的“硬骨头”。
什么样的群众符合易地扶贫搬迁条件?安置在哪里?后续扶持怎么办?……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接踵而至。
面对自己从未接触过的专业知识,黄成明认真学习研究中央、省、州部署要求,将学习成果指导实际工作。
除此之外,他还利用参加会议的机会虚心向同行请教、向前辈学习,在进村入户时他认真看、仔细听、深入问,形成了一套自身边工作、边摸索、边总结的“三边”工作思路。
深入的学习研究为推动实际工作打下坚实基础,每一个困难的解决、每一项工作的完成,都是一次成长和进步,黄成明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成长为抓搬迁工作的行家里手,成为同事眼里的“百事通”。
在包括他在内的广大扶贫干部的有力推动下,安龙县7个新市民居住区如期建成投用,上级下达的生态移民搬迁和易地扶贫搬迁任务顺利完成,名农村群众实现了“安居梦”。
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工作思路,县城集中规划建设安置点可节约部分工程建设费用和公共服务配套资金,还可以更好地解决就业问题,减少农村群众对土地的依赖,有利于规模化盘活利用农村土地资源。
黄成明紧紧围绕上级部署,结合安龙县历史文化和自然资源优势,牵头编制了《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十三五”规划》,为单位节省规划编制费用10余万元。在之后的规划实施中,安龙县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城市化率从46.79%增加到49.38%,有效推动城镇化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
这几年,黄成明还先后完成了全县易地扶贫搬迁项目申报,工程建设管理、工程进度台账上报,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管理系统录入管理,黔西南州智慧党建扶贫云易地扶贫搬迁工作信息录入管理,安龙县民生监督系统录入管理等工作。
作为一名年轻的党员干部,黄成明始终以一名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本职岗位上奋发进取、拼搏奉献,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积极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贡献自己的力量。
真诚对待同志,热情帮助他人,为人公道正派,事事以工作为重,处处从大局出发,无论做人还是做事,他始终做到诚恳踏实,始终以实际行动践行自己的诺言。
为了按时按质完成上级党委政府、业务主管部门交办的任务,黄成明经常主动加班加点,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如今回想,他已记不清多少个周末和节假日没有正常休息了。
黄成明的努力得到了上级组织、领导和同事充分肯定,他先后荣获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黔西南州脱贫攻坚优秀共产党员、黔西南州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年度因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表现突出,得到州委、州政府通报嘉奖。
当问及从事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感受与收获时,黄成明说:“我尽力把每一项工作都做好,感觉每天都很充实。”
几年前,黄成明在手机里易地扶贫搬迁社区建设的照片上标注了这样一句话:“将来这里会是一座漂亮的城市。”如今,他的期望已经实现。(文/黔西南日报融媒体记者罗康)
来源:中国黔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