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黔西南脱贫攻坚风劲蹄疾 - 安龙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安龙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常识 » 黔西南脱贫攻坚风劲蹄疾
TUhjnbcbe - 2024/3/13 16:56:00

编者按:8月7日至8日,由中国报业协会党报分会、中共黔西南州委宣传部主办,黔西南日报社等承办的“脱贫攻坚大决战·全国百家党报社长总编聚焦黔西南”大型新闻采访活动暨中国报协党报分会年年会在贵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举行,来自全国24个省(直辖市、自治区)90多家党报媒体的社长、总编及一线记者参加了活动。

黔西南州是全国脱贫攻坚主战场之一,全州9个县(市、区)中7个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贵州省4个同步小康最困难县中黔西南有3个。两天时间里,本报与会人员随队深入各地踏访,了解黔西南在脱贫攻坚中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做法,旨在通过深入报道黔西南州脱贫攻坚艰辛的成效和经验,为我市的脱贫攻坚工作提供有益的借鉴。

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时间过半,贵州省黔西南州号声响、战鼓急,盘江两岸插上一面又一面攻坚红旗:

安龙县如期摘掉贫困县帽子,并与兴义市、兴仁市、义龙新区同步落实“四个不摘”“两个清零”;

“组组通”硬化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按时完成;

6月20日,黔西南州率先全省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易地扶贫搬迁任务,人全部搬迁入住,开启幸福新生活;

上半年,预计全州地区生产总值完成亿元、增长约10.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6%,多项主要经济指标增速继续排在全省前列……

走出大山:搬迁开启新生活

望谟县昂武镇九老山村罗加盖、李卜道等贫困群众于今年6月20日搬入县城蟠桃园新市民居住区。他们是望谟县最后一批搬迁者。随着他们的迁入,望谟县宣告完成人易地扶贫搬迁入住任务,标志着黔西南州“十三五”期间人易地扶贫搬迁入住任务全部完成,比计划提前了10天。30多万名山区贫困群众摆脱了“一方水土养不起一方人”的困境,实现了农民变市民的华丽转身,开启了新生活、新征程。

地处喀斯特山区的黔西南,大多数农村贫困人口居住在石漠化严重的地区。黔西南州积极抓住中央、省大力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机遇,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人,约占全省搬迁计划的18%,是全省搬迁任务最重的市(州)。其中,对晴隆县三宝彝族乡、册亨县百口乡实施整乡搬迁,将晴隆、册亨、望谟3个深度贫困县人跨区域搬迁到发展条件较好的兴义市和义龙新区。总人口24万余人的册亨县,计划搬迁就达人,是全州、全省乃至全国搬迁人数占比最高、任务最重的县之一。

“在穷山沟活了大半辈子,如今却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要是没有易地扶贫搬迁政策,我做梦都不敢想在城里能拥有一套自己的房子。”年,从晴隆县紫马乡栗树村搬迁到洒金新市民居住区的陈天荣对现在的生活满意极了。

“以前,我一家4口人和兄弟一家5口人,挤在三间烂瓦房里,生活条件很差。”陈天荣说,如今搬到了兴义城里居住,不仅有了一套房子,还在一家装饰公司找到了工作,平均一个月有0多元的收入。

陈天荣一家的变化可以说是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迈向幸福新生活的一个缩影。搬迁,作为改变村民命运的正确抉择,不仅破解了深度贫困的一道难题,更昭示、见证了贫困山区群众走向了美好生活的开始。

易地扶贫搬迁,是贵州决战脱贫攻坚“四场硬仗”的第一仗,这场硬仗能否打赢,决定脱贫攻坚整个战役能否取得全面胜利。

要搬迁33.85万人,相当于全州总人口的十分之一,这是一场史无前例的复杂的浩大工程,是一场难度大、风险大的硬仗!

只要路走对了,就不怕遥远。三年来,全州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创造了易地扶贫搬迁的奇迹,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路径。

黔西南州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和贯彻省委、省政府决策的重大政治任务,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创造人间奇迹的伟大事业,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攻坚的重大标志性战役,强力攻坚、超常奋战、誓夺全胜。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系列决策部署,全面推行“五步工作法”,紧紧围绕“六个坚持”开展工作,积极推动“五个体系”建设,探索实施新市民计划。严格实行“目标任务确认书”制度,倒逼工作进度、倒逼工作质量、倒逼工作落实,千方百计克服选址难、建设难、动员难、搬迁难、就业难、融入难等现实问题,着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

今年以来,在持续巩固年度和年度人搬迁工作成果的同时,黔西南州盯紧6月30日这个雷打不动的时间节点,强力推进“百日大会战”,狠抓大建设、大动员、大搬迁、大培训,5月31日全面完成年度易地扶贫搬迁住房建设任务,6月20日全部完成“十三五”期间易地扶贫搬迁入住任务,比计划提前了10天。

截至6月20日,黔西南州年度计划建设的套住房全部建成并达到搬迁入住条件,累计搬迁入住人,搬迁任务完成率达%。其中,义龙新区于2月28日率先完成区域内搬迁入住任务,安龙县、兴义市、兴仁市、贞丰县分别于3月5日、3月23日、3月27日、5月19日相继完成搬迁入住任务,晴隆县、册亨县分别于6月15日、6月18日完成搬迁入住任务,普安县、望谟县分别于6月19日、6月20日完成搬迁入住任务。

产业革命:延伸产业链增强带动力

易地扶贫搬迁让一些贫困群众既实现了“挪穷窝”,也实现了“拔穷根”,如何让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在深入实施易地扶贫搬迁的同时,黔西南州大力推进农村产业革命。

近日,在安龙县食用菌产业园里,菌农采菇、浇水……依旧一派忙碌景象。

“自从种植了食用菌,收入比以前高了几倍,再也不用出远门务工了。”菇农刘继福说,“自从年初搬迁到居住区后,承包了2个食用菌大棚,一年下来就成为了‘十万元户’”。

刘继福原是栖凤街道坡脚村村民,通过易地扶贫搬迁,现在住在城西新市民居住区九龙社区。他说:“我们这些精准贫困户不但搬进城里住,还不用垫付一分钱就可以承包大棚种菌,而且短时间就有收益,让大家脱贫致富的信心更足了,都干得很起劲!”

在产业发展方面,黔西南州制定了两个行动方案,明确州领导领衔研究推动发展蔬菜、食用菌、茶叶(含油茶)、中药材、精品水果、薏仁米、花卉苗木、香料、林草、烤烟十大产业发展,以58个亩以上坝区为主战场,大力建设规模化产业基地,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组织模式。通过实施“八大工程”落实产业革命“八要素”,狠抓产业、就业,用产业促进就业,以就业促群众增收,有力助推易地扶贫搬迁。在抓好易地扶贫搬迁等规定性、节点性任务的同时,将更多精力转移到抓“两业”上来,深入推动“输血”向“造血”转变,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贫困问题。

“今年种了20亩薏仁米,赚3万元没问题。”站在田坎边,兴仁市城北街道丰岩村民宋德远表示,很有信心实现增产增收。

“今年卖茶、种茶,已增收4万多。”望谟县郊纳镇八步村茶农王春望有30余亩茶园,依托“龙头企业+基地+农户”的组织方式,王春望收入节节高。

行走在盘江两岸的山岭之间、田野之上,薏仁米、茶叶、香蕉、火龙果……入眼所见绿潮涌动,产业欣欣向荣,农民满心欢喜。

山地、高原、丘陵总面积占比达95.6%的黔西南州,海拔跨度大、生物性多样、立体气候明显,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脱贫攻坚产业调整的可行之路。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持续深化农村产业革命,在年调减低效农作物面积99.8万亩的基础上,再调减60万亩,同时加快38个亩以上大坝结构调整目标,精准落实“八要素”,全面推进“退一进十”“四化培训”“三改四种”等八大工程,百香果、食用菌、薏仁米等短平快项目显现效益,茶叶、芒果、花椒等以短养长项目增收明显,群众调结构、谋增收的积极性高涨。

“接下来,我们将在产业选择、做大做强、技术服务、组织方式、产销对接、利益联结、党建引领上下功夫,补短板,强弱项。”黔西南州有关领导表示,将以省委十二届五次全会精神为指南,全面落实“八要素”,加快山地特色种植、生态畜禽养殖等八大产业全产业链、全利益链发展,确保产业链延伸到村、项目覆盖到贫困户,带动10万贫困人口增收。

创业就业:“教育+人社+N”增添脱贫新动能

近日,从望谟县乐元镇董万村搬迁到义龙新区王母新市民居住区的布依族妇女岑乜浮,参加完政府组织的“教育+人社+N”培训,成为社区一家民族服饰加工厂的产业工人。“通过培训掌握了一技之长,就在家门口上班,收入也还可以。”岑乜浮挺开心。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狠抓创业就业“两业”工作,持续聚焦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全面精准抓好脱贫攻坚劳动力全员培训,促进家庭就业全覆盖,确保新市民“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脱贫”。通过创新实施“教育+人社+N”就业培训模式,把全州职业院校作为全员培训主渠道,统筹协调办学资源,形成培训新合力,共同构建起脱贫攻坚技能培训新模式。

该州还以“人社+企业+妇联+N”万名绣娘培训、“教育+人社+商务”万名农村电商培训等“五个一万”培训就业为抓手,培训就业工作成效明显。其中,在黔西南民族职业学院共举办培训10余期,累计培训余人次,上千学员获得学院颁发的结业证书,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培训实现%签约就业。

同时积极探索构建“职业(技师)学院+中职学校+社会培训机构+企业以工代训”的培训机构保障机制等“八个机制”,破解培训就业和跟踪服务工作难题。

今年1至5月,全州累计实现贫困劳动力就业创业6.6万人、新市民就业创业9.5万人,新市民劳动力家庭户均实现1人以上就业。

号角连营烽烟起,战鼓催征马蹄疾。黔西南州委七届八次全会上,总攻目标再次明确: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自加压力,主动打好“提前量”,扎实打好15.86万剩余未脱贫人口脱贫攻坚战、已脱贫人口巩固提升保卫战、非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致贫阻击战“三大战役”,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

“安居险”:“后半篇文章”越写越精彩

在黔西南州多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上,新市民家中普遍悬挂的一幅照片非常显眼:旧房,新家,两照同框,一张定格贫困过去,一张映照美好现在,上方写着感恩的话语。

“看新房子,我们倍加感恩;看老房子,我们更要努力。”册亨县搬迁群众王永成搬进城后,得到政府扶持开办了民族服饰家庭作坊,孩子在城里入学,有了收入,更有了希望。

全省搬迁人数最多、搬迁任务最重的黔西南州,为啃下易地扶贫搬迁这块“硬骨头”,紧紧围绕“六个坚持”,扎实推进“五个体系”建设。6月20日,随着望谟县昂武镇九老山村罗加盖、李卜道等最后一批贫困群众搬迁入住,全州率先全省提前完成“十三五”规划搬迁入住任务,打了一场漂亮的易地扶贫搬迁战。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要把“后半篇文章”写在群众心坎上,黔西南州加快建立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等“五个体系”,探索实施新市民计划,配套制定“产业发展、教育发展、卫生健康社区党建”等13项推进措施,构建“1+13”政策体系,帮助搬迁群众安居乐业奔小康。

“全得安居险保障,帮我渡过了大难关。”从晴隆县搬迁到兴义市的精准贫困户邓伟搬到新家就办理了安居险,去年,他的父亲因意外摔伤去世,在依照城镇医保规定报销医疗费用之外,他还获得5.5万元“安居险”理赔。

探索实施“安居险”制度,是黔西南州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为搬迁贫困群众上就业险、安居险“双保险”的内容之一。目前,全州已累计为新市民办理安居险16万余人次,其中已理赔50件,赔付资金逾60万元。同时,男性16周岁至60周岁、女性16周岁至55周岁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就业险已逐步全覆盖。

阔步向前:吃穿不愁生活好

“吃愁穿愁睡也愁,脑壳垫个木枕头;包谷壳里过冬夜,火塘坑里烟瞅瞅。”“土如珍珠,水贵如油,漫山遍野大石头。”望谟山区流传的民谣道出了当地恶劣的生存环境,贫困“代际传递”多年来难以改变。

“以前在老家,吃水不方便,靠种地根本不能解决温饱,只能背井离乡去务工,两个孩子去镇里上学,要走两三个小时的路。而现在,住在漂亮的楼房里,自来水通到家里,娃娃读书离得近,看病也方便。这样的日子,放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啊!”年,从望谟县乐旺镇懂木村搬迁至义龙新区居住的黄大江感慨地说。

如今,黄大江在居住区附近的农贸市场内开了一个包子铺,在这个10平方米的小铺子里,黄大江每天要卖出上千个包子馒头,包子铺已凭着独特的口味在附近小有名气。“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真是好啊,既让我们住上了新房子,又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黄大江笑着说。

民生之微,衣食住行。民生之大,事关国家。“两不愁三保障”是贫困人口脱贫的基本要求和核心指标,直接关系攻坚战质量。黔西南州认真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在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全省电视电话会议的部署要求,以开展一场大调研、召开一次现场会、抓好“三个专项治理”、坚持“四个不摘”、实施“五大攻坚”为主要抓手,统筹推进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和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发现问题整改。

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截至目前,黔西南州“两不愁”中“不愁穿”的问题基本解决,全州安全饮水工程全面完成,解决20.58万人饮水困难问题,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33万人。义务教育保障方面,共下达资助资金4.04亿元,其中营养餐资金2.3亿元,资助贫困学生38.58万人(次)。基本医疗保障方面,全州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保率达%,医疗保障政策受益5.35万人(次)。住房安全保障方面,农村危房改造累计开工户,开工率%,累计竣工户,竣工率74.18%;老旧住房透风漏雨整治累计开工户,开工率93.32%,累计竣工户,竣工率75.46%。

[本报记者李显耀傅华平董国平]

1
查看完整版本: 黔西南脱贫攻坚风劲蹄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