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从“山区小城”到“中国夏菇之乡”
——安龙以食用菌产业为突破紧握产业转型“金钥匙”
从西南山区的农业小城到如今的食用菌产业发展“裂变源”,古城安龙正成为贵州以产业发展“八要素”为方法论和关键招,围绕“五步工作法”推进农村产业革命,打好地区产业转型升级仗的典型代表。
蘑菇之城丁洪军摄抓准机会笃志不渝谋发展深秋,安龙县笃山镇云上村。重庆、成都、深圳、广州、南宁、昆明……负责跑市场的苏正栩从各大城市跑了一圈,又一次回到了村里。“我是大山里的人,以前总想出去闯闯,看看外面的世界。但现在,我更愿意留在村里,带着村民们把厂子建好,把日子过好。”苏正栩,云上村云上村治保主任,村民们眼里的致富能人。曾经过够了苦日子的他明白一个道理,想要逃离贫困就得迈开双腿,去寻找每一个可能改变生活的机会。对云上村而言,这个机会就是村民们祖祖辈辈生活的那片土地,那片适合食用菌生长,能长出大个头高品质香菇的土地,也是安龙县笃志不渝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决心。年,安龙县决心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并为之量身定做了系列配套政策,这让苏正栩看到了机会。多番努力之下,年,在苏正栩带动下,云上村终于筹资建设了食用菌种植大棚个,并积极引导党员、致富能人、种植大户、贫困户等抱团组建安龙县耕发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菌棒加工厂。厂子建起来了,作为云上村治保主任,同时又是致富能人的苏正栩当仁不让地负责起了跑市场,打通各大城市销售渠道的任务。“要确保村民们的利益,市场是关键因素,只有以最好的价钱把香菇卖出去,大家的利益才能最大化,才能调动大家积极性,日子才能好起来。”在苏正栩看来,有自家的菌棒加工厂,就最大程度节约了成本,再配合好的销售渠道,大家的日子就能蒸蒸日上。“把采好的香菇分成一二三级,3到4天之后就能以最好鲜度发往各地,确保香菇的质量和口感。”苏正栩说,哪里有需要,云上村的香菇就卖到哪里。如今,从成都平原到珠三角,从西南大地到祖国心脏,云上村的香菇就这样走到了一个个家庭的餐桌上。大山里的香菇如何能“飞”向各地市场?这背后是安龙县近年来大力推进全县食用菌产业发展的身影。安龙,位于贵州西南,地处滇、桂、黔三省结合部,是贵州著名的历史名城和旅游圣地,以招堤的十里荷塘为代表的如画安龙是周边民众趋之若鹜的休闲地。幼年张之洞便曾以“云峰耸翠,烟柳迷青,秋水澄空,虹桥倒影者,招堤也……”赞叹过安龙招堤的四时之美。然而安龙也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小城。产业单一、经济滞后、企业稀少、发展艰难……要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样的局面必须改变。如何破局?首要任务是找到一个适合安龙发展的主打产业,为此安龙进行过多种尝试,终于他们把目光瞄准了食用菌。年5月18日,时任贵州省委副书记、省长孙志刚到安龙调研脱贫攻坚工作时对安龙提出发展食用菌产业解决贫困群众就业增收思路给予了肯定,作出安龙要“促进食用菌产业快速裂变、发展壮大”的指示要求。这份肯定和指示让苦苦探索产业转型答案的安龙人坚定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决心和方向,从此,安龙县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局面一路向好。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安龙食用菌企业已从1家发展到19家;品种从单一的香菇发展到以羊肚菌、竹荪等10余个品种;专业合作社从无到有发展到48家;大棚从个发展到个,种植面积从亩发展到计划种植1.7万亩,由一年一季种植发展到一年两季种植,产量从吨发展到11万吨……
安龙食用菌产业园区钱昌福摄
找好方法全力投入促突破“安龙县聚焦产业发展‘八要素’,围绕‘五步工作法’,大力发展优势大宗食用菌及特色珍稀食用菌,积极发展野生食用菌,产业呈现裂变式发展,后发优势逐步凸显。”11月11日,在贵阳市召开的“中国·贵州食用菌产业发展大会”新闻发布会上,省农业农村厅总经济师、省食用菌专班常务副班长方涛对安龙的食用菌产业发展大加赞许。同在发布会现场的安龙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魏松林对这一赞许感触颇深。于安龙而言,食用菌是主导产业,这一产业发展得好不好直接关系着安龙能否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身处其中,魏松林的压力不可谓不大。作为传统农业县,安龙是如何实现食用菌产业裂变式发展的?事实上,决心发展食用菌产业后,安龙便将食用菌作为“一县一业”主导产业来培育,确定了“一园一镇九区”(建设一个食用菌产业核心示范园,打造一个特色蘑菇小镇,放射性建成具有带动性的九个镇(街道)食用菌种植区)的发展布局。同时,安龙县大力引进食用菌相关实力企业,以龙头企业为带动,不断强化利益联结,推行“”扶贫模式(一户种菇户,种植两个大棚,一年两季收入十万元),走出了一条从农业小城向“中国夏菇之乡”的转变之路。对此,魏松林解释说,安龙县在选好食用菌产业的基础上,聚焦“做好规划、用好政策、带好群众、抓好统筹、担好责任”等关键环节,用好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八要素”方法论和关键招,在政策支撑、资源整合、要素聚集等方面下功夫,围绕食用菌产业“六大工程”,用更加鲜明的政策导向推动补链、扩能、带动,更加注重龙头企业引进和培育的质量提高,充分发挥其“龙头”作用。全面确保了食用菌产业可持续、高质量的“裂变式”发展。自年以来,安龙县便坚持按照“园区+小区”全域布局,园区作示范作引领实现“顶天立地”,乡镇小区作拓展延伸实现“铺天盖地”,目前已初步形成“一园一镇九区”的食用菌产业布局,用3年时间实现了食用菌产业全覆盖。目前全县种植食用菌1.7万亩,完成种植1.亿棒,产量11万吨,产值10.8亿元。
剪香菇雷忠明摄
不忘初心脱贫致富添强助担心、犹豫、开心、踏实,菊长全用这几个词来形容自己最近心情的大变化。菊长全家住安龙县洒雨镇陇松村上寨组。几年前,妻子因病去逝,他只得独自抚养两个孩子,日子过得很艰难。年底,当帮扶干部到他家动员他搬迁时,他犯了难。他确实想搬出大山,可担心自己身无长技,到城里后无事可做,没有经济收入。后来他了解到自己的搬迁地是安龙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之一的蘑菇小镇,是依托食用菌产业园而建,这让菊长全动了心思。抱着试一试的心理,年元月,菊长全到食用菌产业园承包了两个大棚种植食用菌。这一试,让他的生活翻了身。“种了2个大棚,由于在技术方面有些欠缺,一年下来也只赚了7、8万块钱。”谈及自己的大棚情况,菊长全脸上的笑容怎么也藏不住。菊长全告诉记者,在种植食用菌过程中,他是边种边学,还加入到合作社,与其他种植户一起抱团发展。如今菊长全自己买了一辆面包车,既方便大棚管理,也能接送孩子,日子越来越好了。牢记使命,不忘初心。大力推进食用菌产业深入发展,寄托着安龙人的产业转型梦和脱贫致富梦。安龙发展食用菌发展食用菌产业的初心是为了解决贫困群众就业增收问题。因此,如何通过食用菌产业发展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成为考量安龙食用菌产业发展成效的关键因素。如何才能既把食用菌产业做强做大,又能确保更多贫困群众能从中收益?对此,魏松林介绍说,安龙县通过引进龙头企业落户投资、政府补贴带动、贫困户入园种植,初步形成集种植、加工、销售、研发为一体的产业体系,以加工连一产、园区接三产的“产业+旅游+体验”的农旅一体化发展模式,推动食用菌产业链融合发展。目前,全县食用菌菌棒生产加工企业已达19家、菌材林企业1家,菌棒处理企业2家,专业合作社48家,带动了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人脱贫致富,为食用菌产业“裂变”向纵深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为更好实现产业和农户的利益联结,安龙县积极推进食用菌产业“一包三保”发展方式:把建档立卡贫困户就业和对食用菌企业的产业扶持政策分别形成“就业包”和“政策包”。政府匹配“政策包”,从土地流转、流动资金等要素保障支持企业发展,企业认领“就业包”,率先在易地搬迁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三保”(即:保培训,由企业负责技术培训,确保更多群众直接入棚开展种植;保就业,对包保的群众按照“一户一人以上就业”的标准,由企业开发各类就业岗位;保收入,企业对所包保的贫困户,保证直接入棚种植群众产业发展收入、劳务就业群众务工收入、易地搬迁群众保底分红收入)。通过发展,截至目前,已有6家龙头企业,同全县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成立的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签订了合作协议协议,覆盖带动搬迁户户人,同“新市民”抱团发展、共同脱贫致富。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记者方林
部分素材由安龙县融媒体中心提供
编辑王琳
编审杨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