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原创黔西南日报中国黔西南
今年以来,安龙县因地制宜,通过“九落实九精准”的方法路径,让林下菌药产业助力群众持续稳定增收,鼓起群众“钱袋子”。
在安龙县五福小镇纳汪村林下食用菌种植示范基地,成片的松林郁郁葱葱。林间,工人们忙着用竹片搭建菌棚,为香菇种植做准备。
纳汪村林地资源丰富,气温适宜,该村以香菇作为林下经济种植品种,规划建设亩种植示范基地,积极探索林菌种植新模式。纳汪村第一书记黄维介绍:“我们主要是通过租用土地、建好基础设施后,再返包给有意愿的老百姓,让他们稳定增收。”
这些天,贫困户杨文芝格外高兴,借助基地建设的机遇,她在基地务工的同时还学到了相关种植技术,计划自己承包大棚种植林下香菇。
安龙县林下食用菌产业基地刘朝富摄
今年以来,安龙县抢抓全省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的大好机遇,以大规划落实到地块,精准明确产业选择;大培训落实到人头,精准确定种植对象;大推广落实到企业,精准提供技术服务;大整合落实到项目,精准开展资金筹措;大组织落实到班组,精准明确单元管理;大兜底落实到市场,精准推动产销对接;大保障落实到收益,精准实现利益联结;大就业落实到目标,精准完成人人就业;大引领落实到党员,精准发挥带头作用的“九落实九精准”为方法路径,立足自身优势,把林下菌药产业作为增加新市民和返乡农民工就业机会的有效途径和稳定脱贫、防止返贫的重要载体,迅速形成了系统抓林下菌药产业的政策、机制和体系,推动了林下菌药产业的发展。
纳汪村委会副主任张满平说:“老百姓的积极性非常高,现在报名的就有40多户,估计一期种植面积可发展到户左右。”
在安龙县林下菌园,家住双龙小镇的新市民黄和国种植的食用菌已全部上棒,正式进入管护环节。“一个菌棒不讲赚多只赚2块,我都能赚到钱,只要赚到钱还出什么门,我就安心做这个。”
安龙县林下食用菌产业基地钱凌云摄
按照规划,安龙县将在两年内发展林下菌药2.4万亩,其中,年计划种植林下菌药1.8万亩,年规划种植林下菌药0.6万亩。项目实施完成后,可解决2.4万劳动力就业。
纳汪村驻村干部范凯说:“我们主要采取以工代训的方式,每天积极动员村里的贫困户和有意愿种植的农户来参与务工,为他们以后发展产业打下基础。”
截至目前,安龙县已完成林下菌药种植亩,占全年目标任务的39.39%,累计用工量人次,林下菌药产业促创业就业增收的带动效应不断增强。(文/黔西南日报通讯员岑权王先平黄钊)
来源:中国黔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