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黔西南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景观察 - 安龙县论坛 - Powered by Discuz!NT Archiver

安龙县论坛

首页 » 问答 » 介绍 » 黔西南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景观察
TUhjnbcbe - 2024/5/8 9:42:00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那里最好 http://www.hhlsq.com/

数说成就:年黔西南州粮食总产量约.29万吨,同比增长10%;茶叶、薏仁米、食用菌等十大特色产业种植面积万余亩,猪、牛羊出栏余万头(只),家禽.43万羽、禽蛋3.万吨

乡村振兴——7个村纳入省级示范试点,32个村纳入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完成卫生厕所改造户,陆续开工新建分散式污水处理池个、集中式处理池14个,安装垃圾设施个

“粉刷了墙面、贴了瓷砖,之前堆放杂物的老房子政府提供沙子水泥改造成了宽敞明亮的厨房和卫生间。”随着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项目实施,黔西南州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村民潘芳美细数家里的新变化,喜不自胜。

“我们正在建设的小蚕供育室,建成后将有贵州省农科院技术人员入驻,进行小蚕培育,能够解决永丰街道四个发展种桑养蚕的村子蚕苗供应问题,将减少购买成本,更好的发展种桑养蚕产业。”黔西南州贞丰县永丰街道必克村驻村第一书记彭兴滔看着正在建设的小蚕供育室,对村子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们到基地务工,工资是块钱一个月,一天多时间采摘一两百斤,离家近,工资也不错。”在兴仁市真武山街道梨树坪林场羊肚菌种植基地,村民邓桂花对家门口的这份工作很满意,每天一大早她便来到基地,小心翼翼割下菌菇,把它装进篮子里。

…………

这是黔西南州乡村振兴一个个新图景。

村民在安龙县五福街道总科村采收刺梨鲜果。刘朝富摄

新征程,新起点,新的一年,黔西南州将全力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乡村产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乡村治理“五大行动”,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任务。按照兴义、兴仁、安龙为示范引领县,贞丰、普安为重点推进县,晴隆、册亨、望谟为夯实基础县分类分级推进乡村振兴;对30户以上自然村寨按照巩固成果类、重点推进类和城乡融合类分别制定不同类型村庄的发展路径、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推进乡村振兴。

特色产业“引路”推动乡村振兴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在贞丰县龙兴街道坪坝村羊肚菌种植基地,一朵朵羊肚菌长势喜人,在基地大棚和分拣车间里,务工群众正忙着采摘、装运、分拣、打包,运往市场销售。

“目前基地用工人数有多个人,主要就是采收羊肚菌,今天总共采摘了斤,今天收入在30万元左右。”贞丰县龙兴街道坪坝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曹子全说,基地自年9月建成投产以来,形成了种植、冷藏、烘干、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并辐射周边脱贫户、监测户、在家妇女等到基地务工,一条现代特色农业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为龙兴街道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来这里做三个多月,每个月加班下来差不多有块钱的工资,而且这里离家很近,很方便带孩子。”村民刘芝艳自从基地建立以来就一直在基地里务工,家门口就业让她赚钱顾家两不误。

贞丰县龙兴街道坪坝村羊肚菌基地分拣车间内,群众正在分拣羊肚菌。黄飞鸿摄

据曹子全介绍,羊肚菌种植周期短、效益高、见效快,市场前景广阔。目前,基地共种植羊肚菌余亩,每亩产量斤,产值约上千万余元,已经在陆续出菌销往贵阳、重庆、昆明等地。

“我们龙兴街道羊肚菌种植主要是在家的妇女、脱贫户、监测户,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三个月时间共发放务工工资50多万元,有效巩固脱贫成效。”曹子全说。

接下来,龙兴街道将加大种植技术培训,探索种植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创新种植模式,提高产业效益,延伸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让更多农户依托产业发展增收致富,助力乡村振兴。

食用菌“裂变式发展”,并在探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之路上持续发力,已经成为当地群众增收重要渠道;而在普安县,随着“贵州绿茶”第一采永久首采地揭牌落地,拥有8余亩茶园的联盟村,对于茶产业的发展更有信心了。

“我家现在种植有8亩茶,每亩仅春茶就能收益元左右,年我收入了5万余元。”在普安县茶源街道联盟村,茶农岑治龙说,村里的茶产业发展得越来越好,他们经济收入每年都在增长,生活也一天比一天好。

“联盟村通过流转土地、补种茶园等措施,大力发展茶产业,大量低产茶园重新焕发了生机,并按照‘农户+合作社+基地’的组织方式,带动农户种茶、务工,现在村里人均3亩茶,人均种茶增收已达2元。”联盟村第一书记匡室运说。

接下来,联盟村将依托万亩茶山和“普安红”等茶品牌优势,充分挖掘茶产业文化,推动茶文旅融合发展,开发“住茶园、品茶饮、购茶产”等新兴旅游业态,把茶园建成农民增收致富园、黄金园。

据了解,年,普安县茶园总面积达18.3万亩,投产面积达12.5万亩,并连续7年荣膺“全国重点产茶县”。年,依托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宏鑫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和全国知名茶企正山堂、浙茶集团、金恪集团等知名茶叶企业,以及全县家涉茶企业(合作社)的整体带动,普安县实现年产干茶产量达吨,产值9.17亿元,综合产值15亿元,已实现2家茶企销售额过亿元,带动全县6.67万人农户增收。

贞丰县长田镇长田村茶园鸟瞰。唐波摄

黔西南州立足实际,加快构建山地经济产业体系,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年粮食总产量约.29万吨,同比增长10%;持续发展十大特色产业,完成茶叶、薏仁米、食用菌等种植面积万余亩,猪、牛羊出栏余万头(只),家禽.43万羽、禽蛋3.万吨;发展林下草药种植26.62万亩,累计用工48.48万人次。产业发展,有力拓宽群众致富增收的路径。

强化示范引领全面推进乡村建设

在大力发展好产业同时,黔西南州还全力从实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加强乡村治理等方面着手,稳步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任务。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乡村振兴20字方针,以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为突破口,黔西南州在7个村纳入省级示范试点基础上,参照省级示范试点建设要求,确定32个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切实为下步工作发挥“探路”和“示范”作用。

兴仁市回龙镇杨家湾村的薏仁米种植基地。徐祥木摄

——大力提升人居环境打造宜居乡村

近日,走进兴仁市老里旗村,工人们正忙着铺庭院、支路的地砖,在广场上,几名老石匠在打磨条石,一手拿锤,一手握铁錾子,石料被打磨成长短一致的条石,用来做广场的地基。

看着自己家里一天一个样,王忠学笑个不停。“十多年前,在修建房子的时候,我们就把石头拉过来了,当时家庭情况困难,门口这一块一直没有砌起来,现在国家有这个政策以后,把堡坎砌好,坝子淌好,花园也整好了,洗澡间也整好了,我们感觉心情舒畅、满意。”

作为省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点的大山镇老里旗村,采用保护和利用并存的规划方式,改造院落环境,修复生态环境,形成了山、林、田、寨交融的特色田园村寨,通过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打造宜居村庄。

以示范试点建设为契机,黔西南州以打造“五净四美”村容村貌为目标,开展“三清三整三提升”行动,对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乱排乱倒现象及垃圾收运、卫生厕所、污水治理等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逐步实现村庄由“脏乱差”向“齐净美”的转变。目前,全州各试点拆除乱搭乱建处,完成卫生厕所改造户,陆续开工新建分散式污水处理池个、集中式处理池14个,安装垃圾设施个。

——加强乡村治理打造文明乡村

“我们村是贵州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黔西南州党风廉政艰苦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年冷洞村被列入国家级一类贫困村,到今天村里发展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冷洞村党支部书记朱昌国介绍说,在乡村治理方面,冷洞村以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优势,建成了党群服务中心,从实际出发,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让村干部和群众的心是息息相通的、手是紧紧地握在一起的。目前村里党群关系亲密,干群关系融洽,群众关系和谐,同心协力振兴乡村。

黔西南州以自治、法治、德治为抓手,通过不断完善村级议事协商制度,持续提高村民的自治能力。探索组建司法服务及警务助理队下沉到示范试点村,开展法律宣传援助活动,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地制宜开展具有浓郁乡土气息的农村文化和体育活动,不断增强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激发村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推进文明乡风建设打造和谐乡村

培育文明乡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贞丰县必克村是一个拥有多年历史的布依族古寨,交通便利、环境优美、民族风情浓郁。必克村以创建全国文明村寨为契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建设,促进民族文化传承保护。

“我们组织了多支文化活动队伍,包括龙灯队、舞狮队、琐呐队、小打音乐(队)、八音坐唱队等,利用文艺队来宣传我们党的政策,同时也利用宣传政策的契机传承和发扬布依文化。”贞丰县永丰街道必克村第一书记彭兴滔介绍说,必克村通过打造“四支队伍”,扎实开展了“反对陈规陋习,提倡新风文明”“反对大操大办,提倡节俭之风”等移风易俗系列活动,全村形成了好人好事人人夸、歪风邪气人人抓,人人争明理、人人争文明、人人爱文明的良好氛围。

在推进乡风文明建设方面,黔西南州在示范试点建设上通过探索实践“三个一”行动,创建文明示范村寨。建设一个文化体育活动场地,配套相应的运动健身器材及休闲设施,切实满足村民对文化体育设施的迫切需求。打造一支乡村文旅宣传服务队,为广大农民提供高质量的精神养分,激发乡村活力。弘扬一村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好民族村寨、传统村落独特元素,传承好传统文化、农耕文明,保护乡村社会价值体系和集体情感记忆,重构承载乡愁记忆、充满文化内涵的精神家园。

“将持续强化‘三抓三强’”,围绕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任务、抓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重大使命,坚持以发展促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坚决做好正向证明题,确保在乡村振兴上实现‘一年起好步、三年有形象、五年大变样’。”黔西南州乡村振兴局党组书记陈秀玲说。

工作人员在安龙县钱相街道钱相村一家白芨公司组培室里观察白芨组培苗生长情况。刘朝富摄

下一步,黔西南州将坚持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路径,全力推进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围绕“产业特、生态优、村庄美、集体强、农民富、乡风好”的建设目标,着力抓好7个省级和32个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更加注重动员整合各方力量资源,更加注重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更加注重强化工作举措,进一步加快补齐突出短板,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乡村振兴开新局提供坚实支撑。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段源兴黄飛鸿

编辑匡奇燃宋洁

编审陈俎宇

1
查看完整版本: 黔西南州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全景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