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秋雨润泽,石斛生长。
在安龙县栖凤街道者贵村石斛谷,村民熊开香娴熟地剪着石斛鲜条。
“除了每个月有固定的工资以外,还可通过剪条、摘花获得额外的收入,公司按照剪条20元/斤、摘花10元/斤的价格进行收购,一到摘花、剪条季节,我每天还能拿到将近元的额外收入。”
西城秀树农林有限责任公司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模式,采取“入股分红、反租倒包、贫困户到基地务工”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多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户)农户发展铁皮石斛种植。截至目前,公司共带动余人到基地就业。
此外,该公司还承接者贵村集体以财政资金.33万元入股公司经营,截至年,公司累计支付分红资金.71万元,带动栖凤街道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现增收,覆盖贫困人口人。
刘朝富唐波摄
黔西南州按照“强龙头、创品牌、带农户”的产业扶贫思路,大力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市场运作模式,带动企业与贫困户发展“短、平、快”扶贫产业项目,形成“市场牵龙头、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的种养业发展模式,以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就业,实现脱贫增收,村民们的钱袋子也就鼓起来了。
让群众有活儿干,还得让他们懂得干。
黔西南州紧密结合“四逐四准”和“两补两看”工作,紧扣脱贫攻坚主题,以促进家庭就业全覆盖行动作为就业扶贫工作重点,运用多种教育培训手段,大力普及农村、农业适用技术,把先进的生产理念、技术、经营模式和做法传递给当地百姓,进一步拓宽了群众的就业渠道和致富技能。
时下正是洒金街道林下菌种植基地红托竹荪和黑木耳、灰树花的采收季节。
从晴隆县花贡镇搬到兴义市洒金街道栗坪社区的黎家龙,每天送孙孙上学后,就到基地采摘食用菌。“一天得80块,基地供晌午饭,孙孙放学还能去接。”
今年以来,黔西南州紧紧围绕“冲刺90天打赢歼灭战”,充分发挥森林资源丰富的优势,以超常规举措推动林药、林禽、林畜、林菌、林蜂等种养特色产业快速裂变发展。
兴义市在洒金安置区附近山上规划建设亩林下菌药示范基地,在同一片林地采取‘树上结果、树干育药、树下种菌’种植模式,最大限度发挥产业效益,带动易地扶贫搬迁群众个劳动力就业。
李允凤摄
在红托竹荪基地的一处帐篷里,记者见到杨朋英和姐妹们正在把“竹荪蛋”剥开,再按照个头打消进行分配打包。“采摘这个竹荪可是有技巧的,方法不对就容易损坏,我们都是经过培训的呢!”
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全州共完成农民就业技能培训人次,培训后实现就业创业人,形成了“培训一人,输出一个,脱贫一户,致富一家”的劳务经济亮点,有力助推了就业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宋洁
编辑彭芝莉刘义
编审陈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