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
财经频道《正点财经》
11月11日上午,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和央视财经频道《正点财经》栏目的《落实“六稳”与“六保”》专题里,直播连线了在贵州省黔西南州安龙县进行采访的总台记者,并介绍到黔西南州安龙县3.6万亩食用菌进入了冬季采摘的高峰期,在科技的助力下,该县种植食用菌的品种和种植技术都很有讲究,小小的食用菌给农民的生活带来了大大的改变。
央视总台记者在安龙县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里介绍,安龙县1.4万亩林下食用菌已经进入到了冬季采摘的最好时节,目前该县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上黑压压的一片,就是长势喜人等待采摘的黑木耳。黑木耳的采摘是一个比较辛苦的工作,凌晨就得给黑木耳喷水,白天还得有计划安排采摘。因为一旦喷水,木耳就会从菌棒里疯长出来,如果早上这半天时间不把它采摘下来,到了中午或者下午就晒蔫儿了。
正在采菌的菌农,以前他们是贫困户,现在有一个共同的身份叫做新市民,他们都不是安龙本地人。贵州省在近五年大力实施万贫困群众易地扶贫搬迁*策,安龙县周边的几个县两万多贫困群众搬迁到了安龙县成为城镇居民,所以现在他们叫做新市民。他们离开原有的家乡到这里来,凭什么来安家呢?就是靠着手里边儿小小的食用菌。
安龙县根据自身条件、气候条件,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来容纳移民,根据当地*策,每一个贫困户可以凭着自己的劳动力领到至少2万棒的菌棒,当地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劳务以及销售渠道,种植基地的基础设施由*府来提供。一个木耳的菌棒成本是两块钱,一个菌棒一年四季都可以采摘,现在在市面上一斤木耳是三块钱,一个菌棒一年的产值就是大概六块钱,除去菌棒和劳务成本,老百姓负责的2万棒菌棒,一年能挣五六万块钱的产值。而且该县的气候非常适合种植食用菌,温度湿度都非常适合,一年四季都能够采摘,所以很多东北企业来到这里感受很深,因为在东北只能干半年,这边一年四季都能采。所以在安龙县发展食用菌是一个非常适合的产业,使得这两万多深山里边的贫困群众搬迁到这里,实现了安居乐业,也使得安龙县七万多贫困群众摆脱了贫困。
目前,安龙试验成功了新的立体种植技术,在一根绳吊上七八个菌棒,通过洒水和光照的精准控制程度实现生产,以前需要好几亩地才能够实现的木耳规模,现在只需要平方的一个大棚就能够完全满足,同时能够抗风吹日晒,真正的实现了高度集约化,大棚内的木耳种植已经不再是地里编码菌棒。
菌棒的菌种接种厂房也实现了现代化操作模式,把培养好的菌丝放入现代化菌种接种机,16根针头同时插入菌棒,可以把菌丝种植到菌棒的深处,一个现代化的标准化生产的菌棒就形成了。用现代工艺生产的标准化菌种,放到无菌的密闭的培养室15到20天,再发放到老百姓的手里管护15天就能够产生菌菇。
安龙县除了林下食用菌种植基地在丰收以外,还有2万多亩的室内标准化大棚也在丰收,大棚内种着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更高的香菇,在这个大棚里,青壮年能够学习种植食用菌技术,妇女能够参加采菌劳动,老人也还可以从事菌类的剪菌工作,老中青三代都能够在棚里挣到钱。目前,安龙县已形成了从食用菌的菌种研发,到食用菌菌棒的生产,再到食用菌的种植、烘干,到冷藏冻干食品的整个生产的完整产业链,占到产业的上游,贵州省各个地方使用的大部分的标准化菌棒都是安龙县制造。
在安龙培育出来的中国最新的香菇品种叫做T2,和在市场上普遍使用的品种对比,菇盖要大、肉厚,目前T2品种已经在安龙开始逐步的推广,通过与品种的搭配生产,形成了质和量的一个互补,让老百姓能够多挣钱。
来源:央视新闻
责任编辑:桂松周波实习生胡贵
本期审稿:魏浩然
值班总编:邓伯祥
黔西南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微博:中国黔西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