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BEGIN/————
年初
在得知有援黔帮扶项目后,他第一时间报了名
年4月份
他远赴贵州,医院
年5月份
刚结婚半年的新婚妻子来到贵州
和他一起驻守安龙
“最开始得知有这个项目时,
我立刻就报名了。”
谈起几个月前的这个决定,潘宗海的语气中还透着一丝坚定。“一方面是很庆幸自己有这个机会去帮助其他人,另一方面也是想磨练自己,而且家人也给了我全力的支持。”
年4月份,作为宁波市对口帮扶安龙县的医疗专家,他医院进行帮扶工作,医院内二科副主任、质控科副主任。
山多,环境好、路上车少,是潘宗海对安龙的第一印象。虽然城市建设比较落后,但是医院还是崭新的。潘宗海告诉小编虽然设备新,但是当地整体的医务人员配备和技术人才却是十分欠缺的。一到这儿,他就积极参与了各科室的各项活动,开展教学查房等等。
在安龙这大半年的时间里,他建立起安龙县的首个康复科,并主动要求将自己的帮扶时间延长至一年半。由于工作业绩突出,潘宗海还荣获了年宁波帮扶黔西南州“帮扶先锋”称号。
一次贫困村的走访
让潘宗海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除了常规的医疗活动、科室检查,5月中旬一次深入安龙县深度贫困村冗达村走访调研,让潘宗海的内心受到了深深的触动。
“医院出发开车近半个小时才到达贫困村,行经过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半山腰上的羊肠小道,零零散散的几户居民点缀在深山,非常不便。”潘宗海说在走访的过程中,他看到了一位下肢瘫痪的农民大哥,虽然身患残疾,但是并没有放弃生活的希望,养牛致富,成为当地的一段佳话。
医院没有康复科,这里的不少残疾群众,只能去到70公里以外的兴义市治疗,十分不便,也给他们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医院建设一个中医康复科?潘宗海马上向院领导提出了发展建设中医康复科这一想法,并得到了肯定和支持。
然而,一个科室的从无到有,各方面都得从头开始,场地、设备、技术、人员……所有细节都需要精心把关。经过2个多月的精心筹备,年8月下旬,中医康复科终于建立起来了,实现了安龙县中医康复科零的突破。
同时,潘宗海也主动提出要将帮扶期延长到了一年半,希望医院新生的中医康复科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培育期。
目前,康复科已初具规模,能常规开展中风后遗症、关节手术后等患者的康复,并且结合中医特色,开展了颈、腰椎病及各种痛症的治疗。看到很多患者在经过3-5次的治疗后病情大有改善,潘宗海感觉十分开心。“病人的肯定就是我们做医生的最大的成就。”
刚说到潘宗海的援黔故事是两个人的故事,
接下来小编要说的可多少有些“虐狗”了。
原来为了让潘宗海能安心工作,援黔期间,新婚未满半年的妻子龚兴兰也跟随他来到了安龙县。两人是大学同学,恋爱近10年的时间,去年9月底才刚刚结婚。
当丈夫跟龚兴兰提及想去援黔时,他们才结婚近3个月的时间,但她却完全支持他的决定。“因为我觉得贵州更需要他。”
龚兴兰是一名医药翻译,为了支持丈夫的工作,在潘宗海援黔的第2个月,她就带着手提电脑和工作任务来到了贵州。“一个人在那边太孤单了,我就想着过去陪陪他,也顺便了解一下那边的生活。”
从城市到了西南的偏远乡镇,是否会有诸多生活上的不便。龚兴兰说在来之前自己就做好了心理准备,但刚来时反倒被这边新鲜的空气和湛蓝的天空所吸引了。“这里的生活会有许多的不便和辛苦,但是在我看来,只要两个人在一起也就不觉得辛苦了。”
作为一个援黔医生,潘宗海的工作还是一如既往的忙碌,但龚兴兰告诉小编,因为晚上各自的活动都少了许多,呆在一起的时间反倒更长了些。上个月听到丈夫想要延长援助期的时候,她第一时间表示了支持。“对于他想做的事,我都是无条件支持的。”
资料来源/潘宗海
撰文、美编/雯子
本文为健康慈溪发布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