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宣粉们,你们知道吗,就在11月份,咱们贵港市的桂平市石龙壮族春牛舞、贵港壮族油纸伞制作技艺入选为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截止目前,我市已经有20项入选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的巧夺天工,有的精致美丽,有的趣味横生。快跟小轩一起来看看咱贵港这些“宝贝”吧!
贵港市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桂平杖头木偶戏桂平杖头木偶戏,是广西桂东南地区桂平市传播广泛的一种地方戏剧。据桂平杖头木偶戏艺人口述,桂平自有庙会,就有杖头木偶戏。
其表现形式是单人操作木偶并演唱、单人演奏击乐。将表演故事进行即兴式的发挥,表演上使用的木偶、器具、道具均为自制。设木偶表演棚作表演戏台,无布景,用布幕作背景。目前,主要传承人有韦芳、梁雁玲、李国权、陈皋荣等。
桂平杖头木偶戏是桂平民众喜闻乐见、深受欢迎的地方戏艺术。
桂平瑶族婚礼八音桂平瑶族婚礼八音,是桂平紫荆镇木山村瑶族特有的传统民间音乐。瑶族婚礼八音现仅存于桂平市紫荆镇,萌芽于始祖生活的千家峒。
瑶族同胞重礼仪,八音队多时由有8人,少时也有4人组成,使用民间乐器唢呐二把、一只锣、一只鼓、一只钹,主要用在瑶族婚礼上,总共有20多首曲,由挂红开始,到接客、茶曲,最后到拜堂曲、送客曲完成,是目前比较完整的“八音”。其传承没有规定,只要喜欢,谁学得好,就传承谁,无乐谱,属口传。
贵港市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桂平西山佛教音乐桂平西山佛教音乐是佛教徒在举行宗教仪式和习佛之时所歌咏的曲调。该音乐最初是由梵呗开始的。梵呗就是摹仿印度的曲调创为新声,用汉语来歌唱。
桂平西山的佛教音乐,没有纯器乐曲。据搜集上的“斋天”、“佛诞”选曲来看,均是带唱词的梵呗。
“斋天”:佛教活动的一种名称,通常根据功德主要求,随时可以进行。“斋天”法仪梵呗曲牌较为复杂,大约有二十多种。
“佛诞”:佛的诞辰,大凡到了观音诞、释伽牟尼诞辰等日子都举行。佛诞祝仪梵呗曲牌则简单些,大约有十多种,唱词则根据各种佛事不同而变换。
龙凤麒麟舞从目前考察的情况来看,港南区范围内的龙凤麒麟舞起源于明朝正德年间(—年),流传于郁江南岸的木格镇、桥圩镇、东津镇、湛江镇、瓦塘乡等地,是拟兽类舞蹈。
从现存的曲调看,麒麟舞最早的形式应为麒麟独舞,因为它只有一支麒麟调,并且多在地坪上表演,所以又俗称“地坪歌”,由于独舞比较单调,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艺人们又增加了四灵中的龙与凤,龟大概由于形象不雅,便舍弃了。这三种传说中的神灵兽禽,麒麟生动活泼,蛟龙刚健盘曲,凤凰秀美多彩,三者互相衬托,相得益彰。
港南的麒麟舞历史悠久,是传承了近年的古老民间艺术。木格镇水泉村的龙凤麒麟舞的传承谱系,有依据可查的仅梁栋才一家,就传承了四代人、前后一百多年。由于龙凤麒麟舞特色鲜明,有久远的民间传统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年被评为了自治区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平南牛歌戏平南牛歌戏是桂东南地区现存最古老的民间小戏剧种之一,是由平南人民经过几个朝代演唱演绎而形成现在所演唱的牛歌曲调。牛歌戏的发祥地源于县内大新镇四岩山,古称平南牛歌圣地。
平南牛歌戏于年被编入《中国戏曲志·广西卷》,确立牛歌戏在广西地方剧种中的主要地位。年被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平南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评为“中国牛歌戏之乡”。
平南牛歌戏是平南人民生产和生活的体现。它古朴优雅,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另外它唱词独特,四句一组,平仄分明,在人类学、语言学、民俗学等都极具学术研究价值。
平南三利小刀锻制工艺平南三利小刀是平南传统的手工艺制品。
其生产的历史可追溯到清乾隆十三年(年),当时平南县上渡雅埠、六凤一带郑氏村民以生产小刀为生,开设了很多生产小刀的家庭作坊。二十世纪初,一个叫黄大泡的人从桂平马皮灌水村迁到平南谋生,投靠上渡雅埠打制小刀的亲戚,也以打制小刀为生。由于家境贫寒,他的大儿子黄三利(——年)自小便辍学在家帮忙。黄三利聪明伶俐,悟性甚高,他在原来的锻打小刀技术基础上摸索出一套独特的淬火技术。后来他雇请了3名工人在平南镇乌江村以“黄三利”为招牌开了间小作坊。三利小刀的制作要经过选料、剪料、锻打、淬火、精锉等三四十道工序,其独特的淬火技术,使三利小刀刚柔相济、刃口锋利、式样精巧,由于所打制出的小刀工艺精细,物美价廉,并在刀刃处镌刻有“三利”二字,“三利”小刀因而远近闻名。
平南三利小刀锻制工艺于年被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二批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平南县大安校水柜习俗平南县大安校水柜习俗是一个自发形成的群众性活动,它起源于清朝道光年间,大安镇(古称大乌圩)是广西三大名镇之一。大安圩商铺林立,小巷纵横。
道光十四年(年)遭遇一场特大火灾,把大安圩变成了一片废墟,损失极为惨重。火灾过后,镇上各界有识之士认识到防火工作的重要性,发动各商号、店铺和街坊,组成义务消防组织,并制定了消防公约。民国五年(年)农历八月二十日大安镇居民举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消防演练活动,自此以后,每年的农历八月二十日就约定俗成成为大安镇传统消防节。
大安消防节至今已有多年的悠久历史,是中国最早、规模最大,动员最广泛的乡镇消防节。目前各消防所都保存有一至二台晚清时期的各类消防器械(有的还可以使用),比如手动射水枪、消防帽、消防木桶、火钩、喉叉、火炬及用于报警的铜锣等。大安校水柜习俗已于年获批为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壮族哭嫁歌壮族哭嫁歌广泛流行于我市壮族聚居的大部分村屯,比较集中分布在港北区港城镇14个行政村和65个自然屯。
壮族哭嫁歌起源于壮族,至今已有多年历史。一直以来没有手抄本文字记载,只是口头传唱,哭嫁歌是妇女出嫁的婚嫁文化产物。各家有女出嫁必唱哭嫁歌,哭嫁歌自出嫁前姑娘在闺房哭三日三夜并有姐妹陪伴,也有哭七日七夜。哭嫁歌普遍为三字头和四字头。
新中国成立后,提倡男女平等、婚姻自由,广大妇女有了婚姻自由权,《哭嫁歌》渐渐淡出了人们生活,但作为文化遗产,人们至今还被歌曲所蕴含的历史文化魅力所吸引。
贵港市第一批、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名录
贵港师公戏师公戏流传于我市的各个村屯,覃塘区的石卡、东龙等乡镇比较兴盛。
在民间也叫“跳师”,师是一种民间戏曲,源于汉代的傩舞。傩舞是古人用来驱鬼的舞蹈。傩流传到贵港民间便演变成了宗教“师”也称“三元师”。驱疫逐鬼的职能也落实到“师公”身上,师公在做法事时要戴上木制的面具。烧符作法挥戈念咒,煞有介事。师公兼有跳师和唱师两种职能,唱师就是喃唱,跳师就是跳演,跳师即后来的师公戏。
早期的师公戏只是师公法事场合中的组成部分,故一般出现在丧事、立庙打醮,立社、安龙、求花等场合,后来才逐渐衍变为舞台上表演的戏,师公戏叙事性强,亲和力也强,极富地方特色。一直到今天,师公戏仍然是乡村中不可替换的最为普及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
广西八音(平南大成八音)八音是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的最古老乐种之一,属民间音乐。
平南大成八音至少早在宋代就出现,它是由宋代的平南乐发展、演变、传承而来。南宋周去非在《岭外代答》卷之七乐器中记载:广西诸多郡人能合乐。城郭村落、祭祀、婚嫁、丧葬无一不用乐,虽耕田亦心口乐相之,盖日闻鼓动笛声也。每岁秋成,众招乐师教习弟子,听其音韵。鄙野无足听,唯平南系古龚州,有旧教坊。乐甚整异,时有以教坊得官,乱离至平南,教土人合乐,至今能传其声。
大成八音于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自治区文化厅确定为第一批、第二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贵港市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罗秀米粉制作工艺罗秀米粉因产于桂平市罗秀镇一带而得名,是桂平著名的特产之一,被誉为“中国一绝”。罗秀米粉的主产地为桂平市罗秀镇。
罗秀米粉手工制作工艺独特,以其山区特有的水质,配以当地所产的优质白米精制而成。整个生产流程包括选米、浸米、磨浆、蒸粉、晒粉、以及摺粉皮、切粉丝、晒粉丝、扎米粉等。可以说,肥沃的土地孕育出五谷之首——大米,传统的手工艺以一位经验丰富的铁匠,将罗秀米粉百炼成钢为绕指柔,经过反复多次锻打,获得良好的韧性与悍性。
罗秀米粉以条细匀称,外观洁白、油亮,质地柔韧,耐煮,细腻,润滑,食之爽脆而闻名遐尔。罗秀米粉具有悠久的历史,清末民国初期就已成名。
平南大安粤剧(平南大安粤东会馆)
大安粤剧是在广东粤剧、广东音乐的影响下形成和发展的,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
明末清初,由于政治、军事等原因,大批广东人移民广西,把粤剧传带到广西。清末粤剧艺人李文茂在平南传艺授徒,为平南大安、武林播下粤剧种子,大安粤剧便传播开来。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大安镇的粤剧爱好者成立了三个音乐社,后又在音乐社基础上成立三个粤剧社。年,为了便于领导和宣传演出,又把三个粤剧社联合起来,成立大安业余粤剧团,从此以后至九十年代,大安粤剧进入重要发展时期,现平南镇、大安镇、丹竹镇、思旺镇等均有粤剧曲艺社团。
大安粤剧于年获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四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贵港市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贵港客家山歌客家山歌小戏《青青月中草》
客家山歌主要流传于我市客家人聚居的村屯及城镇。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贵港客家山歌最初为口传的形式,后又逐渐发展为客家山歌剧和客家表演唱等形式。
贵港的客家山歌有较高的思想性。它用诗体语言,以叙述方式传播千百年来客家人积累的生产、生活经验,表达客家人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各种思想感情以及对人类社会认识过程。用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句比人状物,教育人们明辨是非,爱憎分明,正确地认识人生、认识社会。贵港客家山歌还具有较高的艺术性。它在继承古典诗歌“赋、比、兴”艺术手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关语”和“谐音”的独特表现形式,使诗歌生动形象,通俗易懂,群众喜闻乐见。客家山歌能配以多种曲调,用多种乐器伴奏伴唱,已成为我国客家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有较高的研究价值。
我市的客家山歌《剪红带》、《不贪不占得民心》等作品先后在全国和全区获奖。
木格彩灯彩灯,又名花灯,是我国普遍流行的传统的民间综合性的工艺品。彩灯艺术也就是灯的综合性的装饰艺术。花灯的的制作技术来源于广东。
明末清初,花灯流传到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护录村录竹屯一带。该村第一代传承人周善隆公(年出生)十多岁时,对祖上传下的花灯编扎技艺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对有关扎制彩灯的一整套新方法,刻制了扎制纸灯所需的一整套模板,并形成了木格彩灯独特的风格。之后,这一技艺在周氏家族中世代传承。
木格花灯造型优美、技艺精湛、格调清雅,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鲜明的地方特色。代表作品有《白马状元》、《送子花灯》等。
东龙彩灯彩灯,俗称花灯,它属于一种传统的手工技艺,盛传于贵港市覃塘区东龙镇一带。
相传,清朝末年,潘氏家族出于生活所迫,从广东花县逃荒来到今覃塘区东龙镇北街。当时潘氏太公潘育龙,靠着有一手剪纸、雕刻、画花叶画等民间技艺,为别人扎花灯、刻木雕、画壁画等等来赚些小钱补贴家用。之后,扎花灯这一核心技艺就一直在潘氏家族中世代传承。
年2月,中国文联与中国民间文艺协会举办的第七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间艺术(彩灯奖)评奖活动中,潘铁明的作品《七彩花灯》获得了银奖,潘庆权的作品《斗牛彩灯》获得优秀奖。这是广西在此次参展会上仅有的获奖作品。同年2月,潘铁明的作品《双飞彩马》获得“中国.沈阳(人民大会堂)国际新春灯会”彩灯单项奖。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潘铁明为高级民间工艺艺术师殊荣。
平南杖头木偶平南县杖头木偶,土话又称木甩戏或木碌戏,是平南县内较受村民喜爱的地方小剧种,分布在平南县的各乡镇。
据传杖头木偶戏传入平南在百年左右,清末民初一广东女艺人带领一个粤剧队过山班上广西卖艺谋生,因当时战乱而失业,落籍于桂平马皮,为求生存,她自雕木偶代替演员,并传艺于三个儿子:寿州、汉州、兴州。兴州到平南卖艺,我县的黄任兴和洪名安拜他为师,苦练数年,成为平桂两县有名的木甩佬。其后杖头木偶受其影响,逐渐发展,几经兴衰,到上世纪八十年代达到极盛。
平南杖头木偶于年获自治区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五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贵港市第六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贵港港南八音八音是广泛流传于我国南方的古老乐种之一。它是岭南乐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中传承和发展的产物。广泛流行于我国南方的大部分乡村。据考究,明末清初,八音出现在港南区各个乡镇,以湛江镇双联村竹山屯一带为代表,并逐步走向兴盛,形成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港南八音。
港南八音经由世代的传承和发展,其曲牌众多,主要有《大开门》、《小开门》、《正反长城》、《青天哥》、《将军令》《正反一柱香》、《老鼠偷油》、《大得胜》等。港南八音主要在婚嫁、葬丧、祭祀新居等红白喜事场合演奏较多以外,还参加各种规格的文艺汇演。
竹木藤芒编织工艺平南县的竹木芒藤编织工艺属于典型的手工技艺,其编织工艺历史悠久,可以追溯到清代。是分别以竹、木、藤、芒为主要原料编织物品的一种工艺。这种编织工艺主要分布在平南县的平山、寺面、六陈、思旺、思界等乡镇。几乎每家每户都有一两个编织能手。编织日常生活所需品和农业劳作的工具。
平南竹编以瓷胎竹编为主,它是以精细的单竹(本地竹类中的一种),加工成柔韧的篾丝,所用的竹丝要选用单竹中间优质的几节,经过割青、锯节、开片、烤色、起薄、刮片、抽匀、染色等精细加工才能制成。
平南的藤编主要是用藤子编制各种实用工艺品,它是以粗大结实的藤条扎成骨架,然后根据不同的产品,用藤蕊、藤皮采用平编或排编的方法编成。由于藤条柔韧适度,不易折断,编织出来的织件造型生动,赏心悦目。
平南的芒编工艺是以本地特有的芒箕草的皮和芯作材料,经艺人精心编织的一种编织工艺。芒箕草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长得旺盛的芒箕草可高达2米左右,皮和芯都是光亮无节,咖啡色,坚实柔韧,无毒无味,不生虫,编织成织件,适宜盛放种类食品。平南芒编看样选材,量形下料,按编织艺术分,可分为稀花和密花两种。一般芒椅、芒篮、芒屏风等多以稀花编织,箱、柜、箩、盘则多以密花编织。芒编还分无骨芒编和茎骨芒编,无骨芒编工艺品主要有斗、盘、篓、箩等。茎骨芒编主要有椅、箱、柜、屏风等。
平南的竹木芒藤编织工艺,用料讲究,编织技艺独特,在编织过程中融入许多书法、绘画中的图案,独具特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和反映,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贵港市第七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桂平市石龙壮族春牛舞春牛舞是桂平市石龙镇群乐村壮族民间的一种演唱舞蹈。具有历史悠久、乡土气息浓郁、群众喜闻乐见的特点。每年春节或开耕时节,石龙镇山区农村便盛行这种春牛舞。
“春牛”一般由两个演员扮舞,一人舞牛头,一人舞牛尾,牛头用木头或竹篾扎制,外形比真的牛头大一倍,弯弯的牛角,大大的眼睛,黑黑的皮毛,牛鼻被绳穿着,形象很逼真。牛身用布做,遮住里边的演员,牛身和牛尾由一人操舞。表演前,“牛”躺在一边,在一阵欢快的锣鼓声中,由一位老农打扮的角色,把牛牵起,绕场走几周,并对“牛”说几句打诨话,引观众发笑,然后边舞边唱:“打起锣鼓响悠悠,人家舞狮我舞牛,人家舞狮得快乐,我地舞牛庆丰收。”。
贵港壮族油纸伞制作技艺
贵港壮族油纸伞制作技艺是贵港市港北区中里乡坦阳村下石贤屯韦军民家祖祖辈辈传承下来的油纸伞制作技艺,其经过17代人的传承,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
贵港壮族油纸伞为古法制作,传承传统油纸伞制作工艺,纯手工工艺,伞面为传统加厚棉纸,伞骨为兰竹,刷纯天然桐油,伞柄和伞骨均保留素材原来的颜色,带有古朴的韵味。经过不断在伞骨、穿线、翰花等关键工艺上改革创新,如今,贵港壮族油纸伞图案除了传统国画常见题材,如花鸟、人物、山水、石板拓印等,还开拓了脸谱、手绘青花系列等新题材,此外,还可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行量身定做。
油纸伞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因其历史悠久,古典怀旧,高雅古远、内涵丰富,寓意吉祥,深受人们的热爱。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