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蜿蜒的柏油路,起伏的山峦“伸”进村里,夕阳西下,布依农家炊烟袅袅。整洁的院落挂满了串串金黄,果蔬成行的田畴里,鹅欢犬吠……场子圆起来,菜肴摆上来,米酒端起来,歌声唱起来,舞姿动起来,好一幅山村宴乐图,构成了肖家桥村惬意的流行色。
“罗局长,我敬您一杯,感谢您的帮助,我们俩兄弟才有今天的好日子!”近日,在乡亲韦永举家的喜宴上,他携哥哥韦永贵举杯敬意。入乡随俗,盛意难却,我轻轻细抿一口入喉以示回敬,在他们的诚意里,我饮下的是满满的感动,更是和他们兄弟俩共同分享的幸福喜悦。因为,他兄弟俩收入实现增收,成功脱贫了,日子逐渐过得亮堂堂。
我叫罗尔华,在安龙县教育局工作。现在是安龙县龙山镇肖家桥村包保干部。
三年前,我在肖家桥村支部书记邓远刚、前沿工作组组长王锋引导下来到韦永贵家。当时映入眼帘的是杂乱的庭院,一层大约平米的平房,用塑料布遮挡着窗户。走进堂屋,顿时闻到刺鼻的牛粪味,脏乱是韦永贵家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
在入户走访中,我了解到了韦永贵家的基本情况:全家共有3口人。韦永贵已经60多岁了,身体健康,是退伍军人,在家务农耕耘几亩薄田瘦地。妻子王兴云也近60岁,身体健康,在家务农。儿子韦顺丁初中刚毕业,在家没事做。家里养有两头牛,两头猪,种植水稻,收入微薄,生活拮据。
更老火的是住房透风,没有厨房。锅朝天碗朝地,火塘做饭。见此我心里一阵酸楚,改善他家居住环境是摆在我面前的第一道题。
罗尔华(右三)在村里同群众交流
之后,他家获得了改厨、改圈、改厕“三改”的项目,同时申请到透风漏雨整治的项目。当我再次来到他家时,厨房、牛圈、厕所都建好了,房屋修缮了,院落整洁了。
于是,改变“心”桥计划开始实施。
韦顺丁缺钱、缺技术,守着一亩三分地维持生活是不行的。于是,经我我多方努力,为他争取到外出务工就业培训。之后他随同老乡去到浙江台州打工,进了一家五金厂,有了稳定的就业岗位和收入,同时,我帮助他的妻子申请到了公益性岗位,成了村保洁员。
我通过做思想工作,韦永举也家实施了厨房、厕所的改造,还得东西部就业扶贫项目的帮助,到浙江慈溪市结对帮扶安龙县的工厂务工……
一路扶贫一路歌,筑起乡亲连心桥。韦永举两兄弟的转变,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扶贫不仅仅是任务,更是一种爱心的传递。在国家扶贫政策的支持下,在帮扶干部的实际行动中,乡亲的生活定会一天比一天好!、
罗尔华,男,现任安龙县教育局局长。年,安龙县龙山镇肖家桥村包保干部。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朝富整理
编辑顾航
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