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我叫瞿嘉丽,是安龙县龙山镇老场坝居委会的一名普通党员,也是安龙县龙山镇山之源农业有限公司蜂糖李基地负责人。我从小就喜欢种一些花草、水果,随着庭院种植的植物越来越多,我的种植经验也越来越丰富。
瞿嘉丽在为花浇水
年,我与丈夫贺林商量,计划种植绿色水果,发展绿色经济。一家人合计盘算后,在离老场坝居委会不远的北乡村租了亩土地,发展“蜂糖李”种植。年就开始挂果的,但受天气影响,只收入5万多元。今年果树长势不错,希望能大丰收。
瞿嘉丽在管理蜂糖李
这里曾是一片荒山,通过元/亩从农户手里流转过来,种上“蜂糖李”,不仅绿了山头,还富了农民,基地每年带动就业人(次),发放务工费12万余元。来基地务工的都是村里的乡亲,他们以前要么种庄稼,要么接些私人修房子的“活路”来做,但大部分情况下是接了上家没下家,或者是忙一阵子之后就闲一阵子,收入低且不稳定。
基地离村里不远,骑车十多分钟就到了。基地里面一年四季都需要人打整,春天消毒杀菌,疏花疏果;夏天修剪枝条;秋天施有机肥;冬天清园杀菌。到采摘季节,10多个人都忙不过来,还得请20多个人。
瞿嘉丽(左一)在分拣蜂糖李
在我们基地干活的话,普通工人一天至少可以拿到70元的工钱,技术工的话,一天有多元的收入,大家都是把家里的活儿做了、家禽牲畜喂了之后,得空就来基地务工。在农村,普通农户的家庭年收入大都不足2万元,想过好日子,还是得勤劳,积极寻找脱贫致富的方法。
瞿嘉丽(左一)在分拣蜂糖李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蜂糖李”是特色品种,生长环境独特、品种优良、口感优质。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独有的地理环境优势和气候条件,发挥“蜂糖李”特色产业在脱贫攻坚这场硬战中的引领带动作用,加快推进交通、园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当地群众脱贫致富。
瞿嘉丽(左二)与家人在一起
近年来,多亏政策支持,我才有信心把产业发展好,希望可以带动更多周边农户一起开荒种“蜂糖李”,将“蜂糖李”打造成为绿色优质农产品。
如今,乡亲们有了平坦庭院、干净的串户路、四通八达通组路;有了机耕道、产业路;有了大水池、自来水;有了挡风窗、安全房;有了希望,日子就更有奔头。
瞿嘉丽,女,中共党员,安龙县龙山镇山之源农业有限公司蜂糖李基地负责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刘朝富整理
编辑徐涛
编审尹长东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