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龙县论坛
“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这是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
争做发展“干将”、改革“闯将”、攻坚“猛将”,这是贵州省黔西南州围绕推动高质量发展要求,对广大党员干部发出的“动员令”。
去年以来,黔西南州紧扣乡村振兴主题,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分类推进、精准施治,在坚定“走城乡融合发展之路”“走共同富裕之路”“走质量兴农之路”“走乡村绿色发展之路”“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走乡村善治之路”“走中国特色减贫之路”的进程中,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正在乡村振兴的舞台上发光发热,奉献智慧和力量。
10月1日起,我们聚焦黔西南州7个省级、32个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选取名村支书、驻村第一书记、帮扶干部推出系列融媒体报道《员干将》,一起去看他们扎实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和经验成效。
本期请看——郑磊:脚步丈量民情蹚出乡村振兴路
沿着弯弯曲曲的人行步道走进村庄,两岸垂柳,绿树成荫,别致的凉亭,宽敞的广场,整洁的石板路,一幢幢青瓦、白墙、雕花窗的布依风格民居错落有致,令人心旷神怡。
田园间,几座巨大的水车缓缓转动,流水带动沟渠之上的一架架小香粑车不息运作,吱吱呀呀的磨浆声令这座群山包围的小村庄越发生机盎然。
“我们争取项目资金,修建了耕读加油站、冷库、水电管网污水处理、石板路铺设,发展了食用菌、樱桃等产业……”谈到村里的产业项目,香车河村第一书记郑磊如数家珍,一脸高兴。
年5月,黔西南州检察院的郑磊来到安龙县普坪镇香车河村担任第一书记。驻村后,郑磊用行动坚守初心,用脚步丈量民情。“身份变了,我肩上的责任也更重了。”
来到香车河村,如何让村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是郑磊一直思考的问题。
因地制宜,寻找适合村情的产业,是实现致富的关键。为此,郑磊和村支两委立足资源禀赋、比较优势和发展基础,充分考虑整体性、协同性、关联性,重点发展水稻、食用菌、樱桃等特色产业。
如今的香车河村种有优质稻亩、高粱亩、烤烟亩、薏仁米亩、玛瑙樱桃亩,建有食用菌自建棚个,辐射带动全村产业发展,为村民增收提供了广阔平台。
自年8月,香车河村成为州级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以来,“我们按照‘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旅游振兴’的发展思路,围绕‘产业兴、农民富、村庄美、环境优、文化气息浓’的总体目标,在香车河村规划‘一心一园四片区’,实施产业兴旺工程、生态宜居工程、治理有效工程、乡风文明工程等乡村振兴示范建设。”郑磊说。
郑磊介绍,他驻村一年来,香车河村围绕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提升改造、生态旅游等方面,相继投入万元,在打好“硬件”的基础上,也重视“软件”的升级,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致力打造宜业、宜居、宜游的美丽乡村。
“在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建设过程中,我们通过入户走访、召开群众会等多种方式,向村民宣讲乡村振兴的愿景,充分调动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并自发地出工出劳甚至主动出资,参与家乡建设。”郑磊认为,要搞好乡村振兴,必须最大限度地调动群众自觉参与的积极性,做到村民的村庄村民共建,建设的成果村民共享。
“不过,目前我们也存在短板,最棘手的还是村居人口老龄化、空心化的问题,回乡创业的年轻人不多,人才振兴这一块依然任重道远。”郑磊说,只有持续推动产业振兴,促进农民增收,在巩固提升现有林下菌、樱桃产业的同时,推动茶叶、刺梨产业同步发展壮大,才能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回乡创业。
“群众生活好了,我的工作就有成效了。”此时此刻,郑磊依然奔波在乡村振兴的路上,充满希望的香车河村,也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阔步前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朝富
编辑彭芝莉
编审陈俎宇